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系混凝剂优势形态分析及其混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氯化铝(PACl)是常用的水处理混凝剂,在应用过程中通常表现出比传统铝盐更为优异的效果.研究表明,这种优异性能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组成,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Al13和Al30独特的物化特性.Al13和Al30是铝离子水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地球科学和环境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水处理而言,二者的结构和分子特性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大量研究基于此展开,很多重要的发现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对PACl及其组成性质的研究,本文对PACl的混凝特性及其优势形态分子的分析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皇甫川流域主要人工灌木水分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在丰水年(1998年)和欠水年(1999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对皇甫川流域主要灌木沙棘、沙柳和柠条的生物学特性、蒸腾特征及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及分析,得出结果为:三种灌木蒸腾强度在晴天和阴天表现的日变化规律不同。在丰水年和欠水年的生长季内,三种灌木蒸腾强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增减而增减,环境因子综合作用于灌木蒸腾的过程。无论丰水年还是欠水年,三种灌木地上生物量的增长与蒸腾耗水量均呈同步增长,生长季内皇甫川流域主要灌木蒸腾系数均较高,灌木的生长是以消耗大量水分为代价,水分是其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柠条蒸腾系数较小,这反映了柠条能较有效利用水分,积累干物质,适合于在皇甫川流域生长;通过测定与计算,皇甫川流域沙棘适宜盖度为61%~79%、柠条为43%~55%、沙柳为46%~59%。  相似文献   
3.
A mother affected with Apert's syndrome was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scan at 16–17 weeks to have a fetus similarly affected.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crocephaly and symmetrical syndactyly were seen. This i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condition has been diagnosed at such a gestation by ultrasound scan. The patient decided to continue the pregnancy, and intrauterine death occurred at 34 weeks.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4.
Wang  Xu  Ma  Yu  Chen  Hongwu  Wen  Gang  Chen  Shoujun  Tao  Zuyu  Chung  Yong-Seung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2003,3(2):67-79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spanning 1961–1999 from 9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Chin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rms and strong wind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trong winds to the occurrence of sandstormsare analyzed. Moreover, 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and minimumwind speeds during sandstorm periods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lthough possessing similar climatic trends, sandstorms and strong winds in Xinjiang have opposit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i.e. places with more sandstorms show fewer strong winds. The contribution of strongwinds to sandstorms in northern Xinjiang is larger than that insouthern Xinjiang. 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s clearly indicatethe paths of the weather systems that introduced the sandstorms.The minimum wind speeds in the sandstorms were over 10 ms-1in northern and eastern Xinjiang and in the Turpan and Yanqi Basins of southern Xinjiang. In Tarim Basin of southern Xinjiang,however, the minimum wind speed was about 6–8 ms-1, and even 6 ms-1 at its southern edge.  相似文献   
5.
氨氮浓度对苦草上附植藻类定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附植藻类群落定植演替规律,利用显微计数法,通过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氨氮浓度对太湖常见沉水植物苦草上附植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的样品在以硅藻门中脆杆藻属、直链藻属、桥弯藻属、舟行藻属以及蓝藻门的色球藻属为优势种的样品在放置到不同浓度氨氮的实验组后,最后群落演变成为在低浓度氨氮营养盐下以舟行藻和脆杆藻为优势属,中高浓度的氨氮营养盐下以绿藻门的毛枝藻和硅藻门的小环藻和舟行藻为优势属的附植藻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在低浓度范围内与氨氮营养盐呈正相关。表明氨氮营养盐对附植藻类群落结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1960s到2000s年间东海长江口附近海域(30.5~32°N,122~123°E)的营养盐数据,分析了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历史变化趋势。其中根据1959~1960年,1985~1986年和2002~2003年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季节变化数据,发现50 a来,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差异不大,均呈现出春夏低,秋冬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其中2002~2003年四个季节之间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其它两年略小。从1960s~2000s年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出,调查海域的DIN含量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但是在2000年以后,DIN的年平均含量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8μmol/L。DIP年平均浓度变化不明显,浓度范围维持在0.39~0.60μmol/L之间。SiO3-Si的年平均含量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就营养盐组成变化来说,DIN/P比例和Si/DIN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反,DIN/P比例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而Si/DIN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生物数据表明从1980s以后该海域赤潮优势种有从硅藻演变为甲藻的趋势,结合营养盐的变化分析认为过量的DIN和持续升高的DIN/P是造成这一藻种长期演变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攀西-六盘水地区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是建设我国能源、原材料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加快开发该区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建设的总体目际和思路,突出水能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强对农业和林业的开发,力争到21世纪中叶使该区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从根本上改变该区文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赶上全国的平均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优势隐含周期分析的气象灾害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优势因子和优势隐含周期的概念,并提出了多因子逐步回归周期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能增长预报期,又能充分利用物理因子的重要信息,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能挑选出起显著作用的优势因子和优势隐含周期,对预报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气象灾害预报的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氯酚(CPs)的高效降解和资源化利用,探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体系优势功能菌,揭示生物降解路径.接种、驯化长春市南郊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活性污泥,获得生物膜阳极以构筑MFC-2,4,6-TCP体系,基于扫描电子电镜(SEM)、16S rRNA分析测序方法,考察生物膜阳极微生物的附着情况和优势菌种,基于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伏安(LSV)等电化学分析手段,表征生物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和氧化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生物膜阳极微生物种类丰富,其中Geobacter和Acinetobacter分别为MFC-2,4,6-TCP体系产电和降解驯化期的优势功能菌,体系最大输出电压可达0.55 V,最大功率密度为428.65 mW·m-2,对2,4,6-TCP的降解和矿化率可达97.5%和85.4%.随着MFC循环次数的增加,微生物代谢途径多样化,产电菌逐渐演替为协同菌,且优势功能菌对2,4,6-TCP降解的中间产物(环己醇),其毒性远低于氯酚或苯酚,更利于被微生物利用.该结果可为氯酚废水的实际处理提供新策略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