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182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1834篇
基础理论   306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高效厌氧反应器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生物处理系统,因其运行费用低、能耗少且可产生有用副产物甲烷等优点,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逐渐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在系统考查各种应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厌氧工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组合厌氧工艺在低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2.
针对鞍山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分析论述鞍山市现有污泥处置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并提出污泥处置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83.
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下电偶腐蚀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主要分析了海洋干湿交替环境下干湿比、间浸频率、盐分浓缩、腐蚀产物等因素对电偶腐蚀的影响。简单介绍了电偶腐蚀研究方法如浸泡法、电化学实验法,以及近年来电偶腐蚀研究新技术,指出电偶腐蚀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电偶腐蚀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84.
Fenton试剂是一种氧化能力较强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生物合成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发酵废水量不断增大;发酵产生的水溶性中间体和产物以及后期产品分离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为废水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Fenton试剂处理高浓度间苯三酚发酵液废水,考察了Fenton反应对COD去除率的最佳条件。通过实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为∶双氧水与COD的浓度比为1.5∶1,Fe2+与H2O2的最佳摩尔比为1∶12,最佳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5h。在此最佳条件下,废水COD的最大去除率为90.62%。通过多次Fenton反应得出,Fenton试剂对高浓度工业废水COD具有更好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85.
以河南某酒精生产企业为例,研究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厌氧处理产沼气发电系统工艺可行性和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经"两级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COD浓度从40 607 mg/L可降到100mg/L以下,出水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酒精废水二级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厌氧产生沼气净化后,采用内燃式发电机组燃烧发电,日均发电量为45.1万kwh,经济收益明显;理论上沼气发电系统每年可节标煤53 578.8 t,减少40 719.9 t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6.
核电站废离子交换树脂微波干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核电站产生的废树脂,大多数采用暂存或水泥固化方法,但水泥固化增容比达4.8~5.2。桶内干燥工艺以其工艺简单,减容比大等优点,已在国外核电站得到应用。微波干燥具有由内向外的干燥特点。据报道,微波干燥废树脂的减容比可达5。用微波作为热源,在桶内干燥条件下对核电厂产生的废树脂开展了可行性研究。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初始含水率50%左右的树脂,干燥后的含水率均小于10%,减容比为1.5~2。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废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7.
大气干湿沉降是地表水某些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广州市南沙区高新沙水库采集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测定了8种重金属(铬、镍、铜、锌、砷、镉、汞、铅)的浓度,探讨了其含量特征,对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估算了重金属的月、季度和年沉降通量,并研究了大气干湿沉降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中铬、镍、铜、锌、砷、镉、汞、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44、18.41、39.56、244.02、9.98、0.39、0.91、38.6 mg?kg-1,其中铬、镍、铜、锌、镉、汞、铅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Zn、Cu、Cd、Ni、As、Pb可能有相同的物源,来自燃煤、垃圾燃烧和交通活动,贡献率为45.05%;Cr、As可能有相同的物源,来自工地粉尘、道路尘,贡献率为22.52%.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的月沉降通量在3、4月达到最大值.Cr、Ni、Cu、Zn、As、Pb的大气干湿沉降季度通量随季度变化逐渐减少,即第I季(春季)>第II季(夏季)>第III季(秋季)>第IV季(冬季).大气干湿沉降中锌的年沉降通量最高(均值94.96 mg·m-2·a-1),镉的年沉降通量最低(均值0.13 mg·m-2·a-1).大气干沉降年通量均大于湿沉降年通量.考虑大气干湿沉降落入库区的重金属(无论重金属在水中的溶解效率高低),水库中重金属的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研究成果对于制订高新沙水库的污染防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8.
Fuel ethanol was produced using rice straw with the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SSF)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cellulose liquefaction pretreatment and Fe2+ quantity on ethanol produ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including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Fe2+ amount, yeast inoculation quantity, and the inoculated cellulose enzyme dosage in the SSF proces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fuel ethanol yiel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fuel ethanol yield was 0.319 g per gram rice straw by SSF approach when appropriate amount of Fe2+ was added into the reaction system. The optimal technology parameters were: fermenting temperature of 36°C, Fe2+ amount of 4 mg · g?1, inoculating proportion of 20%, cellulose enzyme of 20 IU · g?1, and Pachysolen tannophilu/saecharomyces cerevisiae of 1:2 ratio. The ethanol yield under the best condi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e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o achieve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for rice straw.  相似文献   
989.
The paper reports the production of syngas from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DRM) over La1?xCexNi1?yFeyO3 (x, y = 0–0.4) perovskites. A series of La1?xCexNi1?yFeyO3 were designed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and synthesized by a sol–gel auto combustion metho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pproach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paration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in the DRM process. Nickel mole fraction, lanthanum mole fraction,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considered as input variables, and conversion of methane was considered as the output variable. An ANN model with nine neurons in the hidden layer was the suitable in predicting conversion of methane.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subsequent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condition for enhancing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e. La0.6Ce0.4Ni0.99Fe0.01O3 catalyst, calcined at 756°C was obtained to be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 owing to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of nickel and lanthanum in the catalyst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990.
通过改变CSTR系统内pH值,启动发酵类型由乙醇型向丁酸型转化,研究了转化前后系统内产氢动态和细菌群落变迁.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启动发酵类型转化15d后,系统内种群由乙醇型转化为丁酸型,消耗碱度量由350mg.L-1增至1720mg.L-1,平均比产氢速率由21.2mol.kg-.1d-1降低至11.1mol.kg-.1d-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反应系统内3类微生物群的监测结果表明,未启动转化时,肠杆菌、梭菌Ⅰ、Ⅱ和梭菌Ⅺ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2%、48%和30%,转化结束后,3类细菌的相对丰度为19%、24%和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