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我国一些典型地区的36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La、Ce、Nd、Sm、Eu、Tb、Yb和Lu等八个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文中报告了各地区及所研究的全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2.
我国土壤中稀土元素背景值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报道了中国土壤15个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共生组合关系及稀土元素的分异系数和分布模式,讨论了41种土类,35个省市行政区域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含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3.
稀土元素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藻类生长潜力测试方法,在太湖五里湖区水样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轻,中、重3种稀土元素、Gd(Ⅲ)、Y(Ⅲ)与3种稀土混合物,研究稀土元素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Er3+和稀土多元复合肥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稀土元素是镧系金属元素的总称,在地壳中含量稀少,约占15×10-6.我国对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较早,特别是农业上稀土多元复合肥常与农药一起使用,这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为人们所关注,给环境研究带来了新课题.目前对稀土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球化学、农业化学和...  相似文献   
135.
铈对微囊藻的生长效应及被富集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稀土元素Ce4+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效应及其被铜绿微囊藻富集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Ce4+的添加浓度小于0.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e4+的添加浓度大于0.2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Ce4+在铜绿微囊藻中富集的动力学过程可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表征。  相似文献   
136.
柳州地区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对目标沉降量的制定提供定量依据,根据现场调查和实验测量获得柳州红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地表水化学行性及降水化学背景和现状的数据,应用改进的MAGIC模型计算不同酸沉降量下土壤的酸化过程。结果表明:柳州土壤已处于酸化状态并呈现继续酸化趋势,表层土壤敏感性较强,而底层土壤和地表水缓冲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7.
通过掺杂少量过渡金属Sb和稀土元素Dy,利用复合电沉积—高温氧化法制备Sb-Dy-SnO2/Ti电极,并应用该电极对石化污水反渗透浓水(COD=120~260 mg/L、pH=6.5~7.5)进行电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n(Sb)∶n(Sn)=0.05、n(Dy)∶ n(Sn)=0.015、焙烧温度650 ℃、焙烧时间2 h的条件下,制备的Sb-Dy-SnO2/Ti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电催化活性;以在上述条件下制得的Sb-Dy-SnO2/Ti电极为工作电极,在进水COD 220 mg/L、电流密度15 mA/cm2、废水pH 7.2、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为47 mg/L,COD去除率为79.1%,达到DB 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废水排放要求(COD≤50 mg/L)。  相似文献   
138.
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14种稀土元素,并选择Rh作内标,可消除测定中的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使方法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2μg/L~0.005μ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17%,RSD为2.1%~3.8%。  相似文献   
139.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使回收液中的氯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钠溶液(简称碱)和盐酸(简称酸)而回用。考察了电流和初始酸碱浓度对膜对电压、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电流的增大,膜对电压升高,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也明显增加,电流效率和能耗均提高;随初始酸碱浓度的增加,膜对电压、电流效率和能耗均下降,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逐渐增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侧重考虑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本实验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电流25 A、初始酸碱浓度0.3 mol/L。在此条件下反应150 min,回收酸的浓度为1.24 mol/L,回收碱的浓度为1.55 mol/L。  相似文献   
140.
应用稀土元素治理滇池蓝藻爆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稀土元素在湖泊水体中的锁磷能力及其蓝藻的抑制效果,磷酸盐降低92 68%,总磷降低61 85%,叶绿素降低14 29%,透明度上升9 45%。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水体中磷酸盐锁磷效果明显,能抑制蓝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