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味精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味精废水具有浓度高、粘性大、pH值低、SS含量高等特点 ,其中SO42 及NH3 N含量高 ,使味精废水处理难度大。用Ca(OH) 2 中和味精废水 ,从而找出味精废水进入生化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粘胶纤维生产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物化--生化两级处理工艺。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技术参数及实际工程运行效果,并对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武口发电厂3号炉飞灰比电阻高的特点,对电除尘器进行了改造,使除尘效率由原来的97.3%提高到99.5%。  相似文献   
14.
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对某化工厂排放的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试验,采用石灰中和沉淀,氯化钙(或聚丙烯酰胺)二级絮凝沉淀,砂滤工艺进行处理,操作控制条件如下:pH为8-9,Ca^2 与F^-的摩尔比为3.0,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2mg/L,沉淀时间为1h,处理工程运行后的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出水中的残氟浓度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且系统运行稳定,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酸雨区降水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周晓得  徐志方  刘文景  武瑶  赵童  蒋浩 《环境科学》2017,38(10):4438-4446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NO_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_4~+.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其酸性离子、碱性离子和总离子浓度均普遍高于东南地区、而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酸雨区主要以pH值为4.5~5.6的弱酸性降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根据酸、碱性离子的相关性、中和因子等分析结果,该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受到了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其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Ca~(2+)和NH_4~+.将该区雨水pH值和酸、碱性离子浓度与我国其它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南酸雨区降雨受到的中和作用要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的降雨.通过对西南酸雨区降雨中主要离子来源的分析和估算,降雨中的酸性离子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99.7%的Ca~(2+)和84.0%的Mg~(2+)为陆源贡献,这可能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6.
铜陵相思谷尾矿用于处理酸性矿山排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相思谷尾矿是夕卡岩型矿床尾矿的典型代表,以富含碳酸盐为特征.为了考察该尾矿砂在AMD淋滤作用下重金属的迁移行为及用于处理AMD的有效性,研究在自行设计的动态实验柱中填充尾矿砂,在保持进水理化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80 d的连续淋滤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测出水的成分,实验结束后对尾矿砂中元素赋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出水pH值始终维持在7.5以上;Cu、Zn、Fe离子浓度分别保持在0.1、0.4、1 mg.L-1以下;尾矿砂的渗透系数逐渐降低,由初始的0.23 cm.s-1降至实验结束时的0.10 cm.s-1;固体中元素赋存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进水Cu2+、Zn2+主要通过2种作用被固定:Fe氢氧化物的吸持和自身沉淀(形成碳酸盐).研究发现铜陵相思谷尾矿具有较强的酸中和潜力,在中和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重金属离子的淋滤迁移,相反会对其产生沉淀和吸附,因此,可以考虑将该尾矿作为AMD处理的有用材料进行废物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絮凝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聚合物驱(简称聚驱)采出污水,通过对油滴粒度分布、絮凝指数、油水分离特性和Zeta电位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聚合物、温度、药剂以及搅拌强度对絮凝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聚驱采出污水油水分离效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静电排斥并不是聚驱采出污水异常稳定的主要原因. 聚驱采出污水的油水分离特性与水驱采出污水相比存在显著差别,主要因为聚合物阻碍了小油滴的碰撞絮凝. 投加250mg/L由改性聚醚类破乳剂和弱阳离子絮凝剂复合而成的CHP-03药剂,可以有效克服聚合物的阻碍作用,获得92%的含油去除率. 该药剂在絮凝过程中并不依靠电中和机理来实现油滴的脱稳. 在现场条件下,温度的提高不能明显地促进油滴絮凝的有效性. 适当的高速搅拌可以加快絮体生长. 油滴之间的聚结破乳滞后于絮凝,絮凝的后期应避免剧烈搅拌,防止尚未聚结破乳的油滴重新分散.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液体危化品的特点,对装卸船作业过程中静电产生的途径及主要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际静电放电测试研究领域现有的各种测试研究装置特点,为克服已有测试装置缺陷本团队研发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静电放电测试研究系统—电极移动速度效应检测仪。对其结构设计特点、功能进行了分析。我们研制的新型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兼具实现真实直线运动准确调节和多环境因素可控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困扰国际电磁兼容静电放电研究领域电极需高速向靶移动放电与避免强烈撞击损坏仪器的难题,实现了对多种因素影响逐一准确控制,为静电放电性质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静电场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中的污染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朝一定的方向迁移,从而发生“强制电中和”作用,这种电中和作用的场能消耗极小,而被中和的污染物颗粒由于凝聚作用,则会不断长大而易于通令过滤去除,这一处理工艺在经“自数”预处理之后,可继续使COD和色度的去除百分数分别达60%和6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