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50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Long-term charcoal production in small private charcoal kilns (CK) in Eastern Bieszczady Mts. (SE Poland) can cause local smoke contamination of the ambient forest environment. Responses of model soil systems, contaminated or not contaminated by CK smoke, to contrasting combinations of hydrothermic regimes were compared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 (respiration of soil community, decomposition rat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otton stripes, herb seeds germination were studied). The majority of the obtained data show a markedly higher level of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in the CK versus the control series. In some cases CK and control soil systems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actions to the tested combinations of microclimate regime. These phenomena should at least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s of CK pollution.  相似文献   
82.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苗期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用连续自动采样箱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春小麦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进行观测,发现苗期(出苗-拔节期)春小麦生态系统主要是一个CO2净交换逐渐增大,固定碳逐渐增加的过程.在速效肥条件下,春小麦生态系统苗期CO2净交换的变化为-390.20~901.25 mg·m-2·d-1,日呼吸量在-800.35~-5865.22 mg·m-2·d-1;缓释肥负荷下CO2净交换变化为-206.00~1258.36 mg·m-2·d-1,日呼吸量在-407.02~-4986.52mg·m-2·d-1."-"表示从生态系统中丢失碳.从CO2净交换中减去生态系统的呼吸速率就得到植物的光合速率.采取缓释的施肥方式可以减少苗期CO2释放.此外,用气象因子包括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等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构建简单的模型去模拟CO2通量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PAR与大气温度和10cm土壤温度分别是制约苗期春小麦生态系统呼吸和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利用聚磷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现象出发,探索了利用经过厌氧释磷,菌体内含有大量PHB的聚磷菌进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磷菌在厌氧段充分有效释磷后,在缺氧段初期3—5min内,就能将30—40mg/L的NO^-3;内源性反硝化脱氮去除65%—75%,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4.
SBR系统中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BR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呼吸速率测定仪对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探讨了污泥浓度和温度对内源呼吸速率的影响.对大量的比内源呼吸速率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在混合液温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内源呼吸速率与污泥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即比内源呼吸速率与污泥浓度无关;而温度对比内源呼吸速率的影响十分显著.这些结论为呼吸速率成为SBR工艺的控制参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arsenite, As(III), arsenate, As(V), inorganic mercury, Hg(II) and methylmercury, MeHg, on the respiration rate of activated heterotrophic sludge microorganisms was evaluated. As(III) and MeHg were much more toxic to activated sludge than As(V) and Hg(II)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toxicity, such as sludge ag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and exposure time, was investigated. An increase of sludge age or 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reduces the observed inhibition. Longer exposure seems to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inhibition of As(III), MeHg and Hg(II) during the first hours of exposure, while the later inhibition increases at a slower rate. On the contrary, in the presence of As(V), 24 hours after exposure, the respiration rat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biomass.  相似文献   
86.
生物活性是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重要运行指标。本研究基于好氧呼吸速率的双Monod模型推导了生物活性参数的计算公式 ,结合原理性实验 ,介绍了快速生物活性的测量过程和原理 ,并选择单参数法进行生物活性参数的计算 ,同时基于上述原理和开放式体系结构设计了快速生物活性检测设备 ,并进行了实际污水处理厂的测量实验。在多次实验中 ,测量结果稳定 ,活性参数能够可靠地描述污泥的状态。结果表明 ,快速生物活性检测仪性能可靠 ,是水处理过程研究和运行控制中反映活性污泥特性的良好测试手段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植物根系活动和测定方法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动态气室-IRGA法和静态气室-GC法研究了田间受根系影响和不受根系影响土壤的呼吸速率,分析了根系活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程度,并比较了两种测定方法间的差异。研究表明,受根系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不受根系影响的处理;受根系活动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为静态气室-GC法>动态气室-IRGA法;而不受根系活动影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则恰好相反,为动态气室-IRGA法>静态气室-GC法;两种方法在测土壤呼吸时存在显著差异;但两种方法所测土壤呼吸速率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两种方法间所获数据可以互相转换参比。  相似文献   
88.
土壤呼吸的CO2释放是陆地生态系统快速而活跃的土气交换途径,培养试验常用来讨论土壤的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室气体产生潜力.对太湖地区一个代表性水稻土在水稻收割后采集土壤, 分别进行常规(磨碎土的培养瓶法)和原状土恒温好气培养,测定分析土壤呼吸的CO2释放量,讨论其有机碳矿化与CO2释放潜力.结果表明,该水稻土常规培养CO2呼吸释放速率在CO2-C 12.85 ~ 15.17 mg·kg-1·d-1范围, 而原状土培养CO2呼吸释放速率在CO2-C 2.15 ~ 4.47 mg·kg-1·d-1范围,虽然两者均显著低于文献报道的培养研究结果,但原状土培养下土壤呼吸及CO2产生潜力看起来较大幅度地低于磨碎土常规培养结果,前者与同地区田间监测结果计算的值相当.不但如此,培养中土壤呼吸作用与CO2释放动态格式也发生变化,原状土条件下存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低呼吸速率阶段,不同施肥处理下这一阶段的差异十分明显.计算表明,原状土培养下存在微生物潜在可矿化碳的土壤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性碳约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2%左右,较大于Pulleman & Marinissen (2004) 对于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研究结果.采用磨碎样品的常规培养实验可能会高估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2释放潜力.  相似文献   
89.
用14 C标记葡萄糖法研究了外源镧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镧在低浓度下可增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进行呼吸作用 ,而高浓度下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最大抑制率为 3 3 %。土壤微生物呼吸产生的14 CO2 主要是培养初期释放的 ,培养 14d后14 CO2 释放已非常少。外源镧可增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合成自身的生物量 ,最大增幅为 2 5 %。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介绍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生态及生理生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着重概述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育性转换的光温生态条件,育性转换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酶活性、ATP及内源植物激素持续变化.另外,对光、温敏不育水稻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