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1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518篇
安全科学   554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1145篇
综合类   3370篇
基础理论   576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91篇
评价与监测   428篇
社会与环境   599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本质、路径、关键和保障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任务是生态环境保护,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科技创新驱动,保障是制度建设。认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2.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组氯代烃类化合物,有较强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通过采集中国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手工拆解场和焚烧场不同环境介质(大气、土壤、饮用水、食物等)分析15种PCBs同系物的污染水平。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拆解场PCBs的来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毒性当量因子(TEFs)方法评价了两个拆解场环境介质中8种PCBs同系物的毒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大气、土壤、饮用水、农作物和农产品样品中PCBs同系物浓度均高于国际已有报道的同种介质中的PCBs污染水平,其中PCB-047和PCB-171污染最为严重。手工拆解场各介质PCBs同系物中PCB-047、PCB-171所占比例为2%~87%;焚烧场各介质PCBs同系物中PCB-047、PCB-171所占比例为2%~90%;来源分析表明除手工拆解场PCB-126和焚烧场PCB-114外,其余PCBs的来源具有相似性;毒性当量(TEQ)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大气∑TEQ PCBs最高。环境介质中除红薯干外,∑TEQ PCBs均是焚烧场高于手工拆解场,且TEQ PCB-126和TEQ PCB-169的毒性当量最高。  相似文献   
943.
This study describes a multilevel examination of person–group (PG) fit perceptions in a sample of 1023 individuals working in 92 teams at a private sector R&D firm.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level random coefficient modeling,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perceptions of team‐level collective fit are unique from aggregated individual‐level PG fit perceptions at the individual and team levels. We demonstrate that collective values‐based and abilities‐based fit perceptions showed unique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eam cohesion, team efficacy, and team performance, after accounting for aggregated 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PG fit.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cohes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ctive fit and team performance. Cross‐level effects were also supported, indicating that collective fit explains additional variance in individual‐level outcomes, beyond individual‐level PG fit perceptions. The usefulness of employing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studying PG fit is discussed.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44.
Gas refiner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focusing on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programs to improve maintenance activities. Several researches have studied on this area with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This study presen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optimization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HSE) in maintenance activities. HSE managers in each sector answered standard questionnaire whit respect to HES. The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fuzz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DEA) and Deming'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ycle. Also, this method is used to rank the relevant performance efficiencies in certain and uncertain conditions of each HSE sectors whit considering HSE in maintenance activities. It corresponds and integrates its registered HSE-MS with OHSAS 18001:2007 and ISO 14001:2004 to evaluate multiple inputs and outputs of over 36 subsidiary HSE divisions with parallel mission and objectives simultaneously. Also, it determines efficient target indices and could assur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mprove HSE management programs in a gas refinery by a robus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945.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保护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要求。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重大问题上的合作与分岐,以及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46.
为了解决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方面的技术保障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监察,必须建立各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建设的目的是围绕加强灾害事故的鉴定分析、灾害预防、安全技术的研究以及直接为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撑等。就省级企事业中非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作了初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各级工业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中心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7.
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的分级别的隶属度量化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形成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值进行确定,建立矿山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模型,此模型为矿山环境的评价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948.
基于GIS的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其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国内外流域生态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概念,针对流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敏感性,结合流域特点,建立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运用GIS技术对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区划。  相似文献   
949.
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与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黄忠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3):154-157
利用乌鲁木齐市近年来的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从气象特点、局地因子等方面的变化分析污染严重的成因,进一步研究造成重污染的物理机制,为今后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950.
人工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纳米材料(MNMs)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性质能满足当前工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MNMs已被投放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有关MNMs是否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同样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一方面探讨了生物对MNMs的暴露途径;另一方面,从MNMs对动物细胞、肺组织和脑组织的毒性效应,MNMs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积累以及皮肤对MNMs的吸收等角度,对MNMs的生物效应进行综述.同时,发现MNMs本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MNMs的表面修饰是影响MNMs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此外,借鉴超细颗粒的研究结果探讨了MNMs生物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毒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