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9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碱(水)热处理改善分选有机废物的厌氧消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昊  王洪涛  陆文静  谭琦璐  祝捷 《环境科学》2008,29(10):2820-2823
取用凋落杨树叶和自配厨余废物,分别进行水热(碱)预处理后测定生物化学甲烷势(BMP),研究碱热处理对废物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水热处理后产物pH降低,有机物加速溶解并进一步水解生成小分子物质.对于不同废物,实验得到的最佳水热条件不同.杨树落叶在水热温度150℃、碱性环境处理后观察到厌氧甲烷势,水解液SCOD浓度13 203 mg/L.水热温度超过130℃时厨余废物完全溶解或悬浮,SCOD浓度12412 mg/L.加碱催化对产沼性能影响不大.此时两者最大比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为112 mL/g和276 mL/g.总碳转化率分别为24.81%和53.34%.  相似文献   
552.
林晶  陈景文  张思玉  蔡喜运  乔显亮 《环境科学》2008,29(9):25422547-2547
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常用缓冲溶液对解草唑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解草唑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水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其水解速率随着pH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利用Bronsted酸碱催化理论推导了所用缓冲溶液对解草唑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溶液对解草唑水解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加快了解草唑的水解速率.而且不同缓冲盐体系的缓冲催化能力也不同,同一缓冲盐体系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缓冲催化能力也不同.其中pH=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表现出最大的催化作用.通过建立基于缓冲因子校正的以温度和pH值为变量的方程,预测了模拟天然水体中解草唑的水解半减期,结果表明其水解半减期为7~790 d.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在碱性条件下(pH 8-10),解草唑通过乙酸乙酯基团水解生成解草唑酸.  相似文献   
553.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4.
罗翠  李茵 《环境科学进展》2008,2(2):180-184
从pH、温度、底物浓度和抑制剂等四方面的作用条件,对厌氧-缺氧-好氧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种酶在60℃有最高酶活;偏碱性条件(pH=8-9)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酶活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抑制剂PMSF对各酶抑制效果不尽相同,对葡萄糖、蛋白质和磷酸水解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2.7%、26.1%和26.8%,而对脂肪酶的抑制率高达85.2%;最适作用条件下的各待测酶的活性可达日常作用条件的1.5~8倍;酶的活性与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生化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得出控制相关作用条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酶的作用性能,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555.
DAF—A/O工艺在饮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凝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某饮料废水,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饮料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56.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or Pb. The soil used for experiments was collected from Beijing and classified as endoaquepts. Pots containing 500 g of the soil with different Cd andor Pb application rates were incubated for a period of 0, 2, 9, 12 weeks in a glasshouse and the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individual enzymes, including catal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dehydrogenase, and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slightly inhibite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all the samples spiked with heavy metals. The extent of inhibi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heavy metals, and varied with the incubation periods.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s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 was different in the contaminated sample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highest community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amended with high level of C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 enzymatic activities,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mounts of the heavy metals an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557.
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单独添加络合剂柠檬酸钠(SC)、酶及两者联合添加对城市剩余污泥水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剂SC和酶联合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污泥水解效率,且相对单独添加SC或酶,SC与酶联合添加时的处理效果更好.同一温度下(50℃),单独投加0.294g·g-1(以干污泥DS计)SC时,污泥SCOD/TCO...  相似文献   
558.
基于微波-过氧化氢-碱预处理的污泥水解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瑞来  魏源送  刘吉宝 《环境科学》2015,36(6):2222-2231
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污泥的碳源利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批量试验,考察了经过微波-过氧化氢-碱(MW-H2O2-OH)预处理后的污泥水解的影响因素,包括水解时间、接种比例和温度,并考察了优化条件下的污泥水解效果及其有机物特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污泥优化水解时间为12 h,优化接种比例I/S为0.07.在此优化条件下(12 h,I/S为0.07),SCOD(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糖类、总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5℃时达到最大.VFA的主要组分均为乙酸、丙酸和异戊酸,其中乙酸所占比例为42.7%~59.7%.在碳源组成方面,SCOD占污泥TCOD(混合液总COD)的37.8%~40.8%,其中溶解性蛋白质占SCOD的38.3%~41.3%,溶解性糖类占SCOD的9.0%~9.3%,VFA占总SCOD的3.3%~5.5%.污泥上清液中的COD/TN为15.79~16.50.三维荧光光谱和有机物表观分子质量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上清液中以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最强,并且荧光强度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经过MW-H2O2-OH预处理后,有机物大量释放,其中包括Mr100~350的小分子有机物,而经过水解后,Mr3 000~60 000的有机物得到降解.  相似文献   
559.
为实现剩余污泥稳定化,并评估剩余污泥的生态环境风险,本研究采用热碱解-中温两相厌氧消化(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Mesophilic Two 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taMTPAD)工艺处理剩余污泥.考察了热碱解条件及在20、16和10 d 3个不同的总水力停留时间(Tot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tHRT)下,taMTPAD工艺的运行效果及消化前后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taMTPAD工艺,当tHRT=10 d时,产酸相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积累量和产甲烷相的日产气量达到最大值,但对ARGs的控制效果最差;tHRT=16 d时反应器的运行效果与tHRT=20 d时接近,但对磺胺类ARGs的控制效果不如tHRT=20 d时;当tHRT=20 d时,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和ARGs的削减效果最好.对比tHRT=10 d时的taMTPAD工艺和MTPAD(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发现对剩余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能提升产酸相150.32%的VFA产量和产甲烷相89.3%的甲烷产率,但同时热碱解却使得厌氧消化后污泥部分ARGs(sul1、tetO、tetW、tetX)相对丰度回升.研究表明,延长tHRT有利于taMTPAD工艺削减ARGs和VS,而缩短tHRT则有利于产气.  相似文献   
560.
从广东某铀尾矿库水下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能水解植酸盐的真菌M5-1,对其菌落形态、ITS序列、最适生长pH值、对铀的耐受性及其水解植酸盐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随后对M5-1生物矿化铀过程中pH值、正磷酸盐浓度、铀浓度、铀去除率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对矿化产物的主要元素和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真菌M5-1为Aspergillus tubingensis(MH978623),其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6~7,对铀(~0.84mmol/L)具有较强的耐受性;Aspergillus tubingensis介导植酸盐水解促进U(VI)-PO43-矿化62d后,铀的去除率达95.2%;Aspergillus tubingensis介导U(VI)-PO43-矿化过程中可能形成了难溶的氢铀云母和变钠铀云母矿物.结果表明,Aspergillus tubingensis能有效水解植酸盐释放可溶性正磷酸盐,从而促进U(VI)-PO43-矿化.研究结果为采用Aspergillus tubingensis介导植酸盐水解原位修复铀污染地表水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