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regarding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14C]-atrazine conducted with rhesus monkeys. The animals received one dose (0.25 mg) intravenously (IV) or three doses (1, 10, or 100 mg) orally. Plasma, urine, and feces were collected at defined times up to 7 days post-dosing. Sample radioactivity was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mass equivalent. IV administered [14C]-atrazine disappeared rapidly from blood, with an elimination half-life of about 5.5 ± 1.1 h.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14C]-atrazine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at the three dose levels show that kinetic parameters such as AUC and C max are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dose. Seven days after dosing, urinary and fecal excretion of [14C]-atrazine reached 99% of total administered dose in the IV group and 91–95% in the three oral dose groups. In the IV-administered monkeys, approximately 85% of the dose was excreted in urine and 12% in feces. In three oral dose groups, urinary and fecal radioactivity recoveries approximated 57% and 21%, 58% and 25%, and 53% and 35%, respectively. More than 50% of the total urinary excreted radioactivity was found within the first 24 h after dosing. In conclusion, the principal elimination of [14C]-atrazine, IV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is via urine.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was 60% or highe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administered oral dose and plasma concentration. Overall oral dose accountability ranged from 91% to 95%. Data generated may be useful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human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atrazine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62.
地震对高压输电线铁塔的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高压输电线铁塔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受7级和8级地震影响的高压输电线铁塔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高压输电线铁塔t=3-4s时加速度最大,其应力也相应较大;在7级地震时最大应力值远小于材料的许可应力,高压输电线铁塔在7级地震过程中是安全的,但是8级地震时,最大应力值已经达到234MPa,超过Q345许可应力230MPa,高压线铁塔就处于不安全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3.
森林植被对积雪分配及其消融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雪和融雪作为对北方流域水文与生态具有贡献意义的两个地表过程,与森林植被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森林植被通过地表遮荫、林冠截留、改变风场格局等方式来改变林区地表积雪分配格局,同时可通过改变林区太阳辐射收支平衡、地表粗糙程度等影响地表融雪速率及其时空分异。在分析积、融雪变量与森林植被相互关系以及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林冠几何、林木空间分布、植被类型、森林经营活动等方面归纳了影响积雪分配及其消融速率的主要因素,概括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今后林雪关系、雪水文过程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可以模拟放射性核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大气输送与扩散,为核电站选址、核事故应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核素扩散的多种模式,详细比较了各模式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输送和扩散、干/湿沉降和重力沉降以及辐射剂量等处理方法,总结归纳各个模式模拟的差异性.最后,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有针对性地提高模式模拟能力以及明确模式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唐研博 《四川环境》2013,32(2):52-55
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是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广大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与安全,严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及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方法,提出了在职业外照射工作人员剂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为防治冲击地压危害,减小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吸能让位防冲液压支架与围岩协同作用体系模型,计算支架和围岩组合体系在静载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静载条件下,受煤层影响巷道右侧拱肩位置应力值与塑性应变相对最大,此处最易发生破坏;吸能装置在静载条件下没有发生压缩变形,表明吸能装置不会影响支架正常工作;竖向冲击荷载条件下,受煤层结构影响巷道右侧拱肩处等效塑性应变值增大相对比较明显,吸能防冲支架中间液压柱与右侧液压柱水平位移变化相对最明显;冲击地压发生过程中,支架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力变化较大,总体可分为振动段、平稳段、上升段、波动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7.
物流量量纲的统一标准化是物流量研究的基础,影响到物流规划实施的准确性.针对目前物流量统计量纲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提出了物流标准当量这一物流量单位,统一了物流量统计口径,丰富了物流研究的相关于物流量的统计理论,使不同物流实现可加性,并可与市场容量挂钩,为更科学分析、研究和规划物流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8.
宝鸡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宝鸡市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所采集的街尘样品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灰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Hg、Pb、Cu、Zn、Cr、Co、Ni、Mn、V这10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陕西土壤背景值,其中Hg、Pb平均含量分别为陕西土壤背景值的37倍和20倍.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灰尘中10...  相似文献   
69.
针对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受力特点,提出横墙和开洞纵墙的等代框架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抗弯、抗剪和轴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标准,将砌体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为正常使用、中等破坏和生命安全三个阶段,并通过对大量砌体墙片试验数据的统计,得出其各性能水平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利用所提模型对一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Pushover分析,将其实际层间位移与所提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平下均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70.
总结了近5年来再入飞行力热环境预测与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高速绕流流场引起的宽频声振环境和瞬态热环境,调研了国内外在上述环境的数值模拟预测、等效模拟试验和试验观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和目前仍面临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中物院总体所围绕再入飞行力热环境预测与试验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和建议。再入飞行力热环境数值模拟预测技术和等效模拟试验技术在飞行器的设计、验证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朝着再现实际飞行力热环境的终极目标继续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