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545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86篇
综合类   544篇
基础理论   37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43篇
灾害及防治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索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基于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的实践情况,提出一个假设结构框架。其次以浙江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将企业环保行为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能力、管理者环境态度、消费者环境意识和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解释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而系统的揭示了企业进行环保处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环境态度对企业行为是否环保具有最重要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环保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自身能力对企业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企业进行环保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2.
柳江流域柳州断面水化学特征及无机碳汇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用河流水化学的离子组成特征来揭示流域化学风化过程及其碳汇效应成为了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2013年1月至12月柳州段河水每月2~3次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水化学类型为舒卡列夫分类法中的HCO3-Ca型,离子组成以Ca2+和HCO-3为主,这主要体现了流域内碳酸盐岩溶解对河水水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河水的主要离子质量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上冬季最高,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其中Ca2+和HCO-3离子质量浓度受稀释效应和CO2效应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夏季最低,秋季最高;其它离子的质量浓度变化受稀释效应、农业活动或两者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对河水的化学计量分析表明碳酸和硫酸共同参与了流域碳酸盐的风化,并且δ34S的值为7.65‰~8.55‰,通过分析SO2-4可能主要来自矿床硫化物的氧化和大气酸沉降.为了准确估算岩溶碳通量,运用化学质量平衡法,估算出[HCO-3硫酸]/[HCO-3]=28.26%,在扣除硫酸作用产生的无机碳(HCO-3)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柳江柳州断面无机碳通量(以CO2计)为8.95×105t·a-1.并且通过分析碳通量与流量和HCO-3之间的关系,表明河流流量是影响岩溶碳通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3.
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中不同含水介质下正构烷烃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释不同含水介质中正构烷烃的来源及迁移、变化特征,2013年7~11月期间,每月对大驴池、姜家泉两个表层岩溶泉进行取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溶解态正构烷烃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驴池中溶解态正构烷(T-ALK)含量变化范围为175~3 279 ng·L-1,平均值为1 011ng·L-1,姜家泉变化范围为282~775 ng·L-1,平均值为527 ng·L-1.大驴池中高碳数(C25~C32)正构烷烃占T-ALK含量的27.89%~52.92%,CPI(碳优势指数)值介于0.64~5.86之间,OEP(奇偶优势指数)值介于0.57~4.56之间,L/H(短链/长链正构烷烃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33~0.50之间,随月份无规律变化;姜家泉中高碳数(C35~C32)正构烷烃占T-ALK含量的23.66%~49.73%,CPI值的变化范围为0.82~3.07,OEP值的变化范围为0.51~3.59,L/H值则在0.97~1.23之间波动,且随月份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即在7~11月之间,大驴池中高等有机质输入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而姜家泉中有机质的输入类型差异较大.L/H值不能反映两者有机质输入的相对贡献,初步认为和降雨或水洗效应相关.另外,TAR(陆生/水生类脂物比值)值对降雨有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地处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和水土流失修正方程(RUSLE)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计算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量,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生成水土流失强度分布图。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土流失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揭示区内水土流失地理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坡度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坡度>15°的区域,且易于发生极强度和剧烈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垂直分带特征明显,海拔1000~1700 m的河谷地区和海拔大于3500 m的山地易于发生水土流失,海拔1700~3500 m地区由于林地分布广泛,水土流失分布面积小。(3)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人类负向干扰活动比较强烈的旱地、园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和裸地,其面积达到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2.73%。  相似文献   
995.
烟囱用耐候钢在海水脱硫中的腐蚀研究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文涛  冯皓  赵钺 《装备环境工程》2013,10(1):17-21,40
通过电化学技术、现场暴露试验研究了海水脱硫对电厂烟囱钢内衬Corten4N的腐蚀行为影响,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对烟囱内衬在实施海水脱硫工艺后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海水脱硫工艺后会加速烟囱内衬Corten钢的腐蚀且在烟囱140112高度附近腐蚀速率最大;Corten钢在腐蚀初期腐蚀速率逐渐增大,约1a后进入稳定腐蚀状态;Corten钢焊缝区相对于基体是阴极,处于被保护状态;Corten钢在海水脱硫烟气中最大腐蚀速率的灰色预测公式为x(k+1)=-0.43211e-0.10515k+0.45811。  相似文献   
996.
不同降雨条件下侵蚀泥沙黏粒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种典型黄土为研究对象,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侵蚀过程中黏粒含量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泥沙侵蚀颗粒(未分散)和泥沙原始颗粒(分散后)大小分布特征,分析了团聚率和富集率.结果表明,泥沙侵蚀黏粒含量随着坡长和雨强的增大而增加,黄绵土变化明显,增加了8.77%和2.43%;而塿土只增加了2.76%和0.4%.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减少了4.91%和3.93%.黏粒团聚率<1,富集率>1,在侵蚀搬运过程中作为黏粒团被搬运,导致黏粒的富集.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泥沙颗粒在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土壤侵蚀机制,也能为面源污染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陕北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涛  徐澜  胡阳  张宇攀  韦倩 《环境科学研究》2017,30(9):1355-1364
为了深入认识陕北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过程及其与降雨和植被NDVI变化的关系,采用基于RUSLE(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土壤侵蚀评估方法,开展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及其与降雨、植被NDVI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0—2014年无定河流域多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57.90 t/(km2·a),呈波动增加过程.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88.35%,其他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比例随等级升高而减少.研究时段内除微度侵蚀面积比例减少外,其他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比例均呈增加过程,并且侵蚀面积年变化速率也由微度侵蚀的0.52%降至剧烈侵蚀的0.01%. ② 无定河流域西北部土壤侵蚀程度最低,西南部其次,东南部最高,与其地貌类型及降水量沿东南—西北方向递减有关,但均反映出流域2000—2014年土壤侵蚀的增加过程.研究时段内流域不同土壤侵蚀等级间面积及比例转移主要由低等级土壤侵蚀类型转为相邻高等级土壤侵蚀类型. ③ 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与降水量、侵蚀性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呈显著正相关(P < 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5和0.98,而与植被NDVI的关系不显著.研究显示,降雨变化尤其是侵蚀性降雨(≥12 mm/d)增加是陕北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C&D) waste, being already the largest waste frac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in the future. C&D waste recycling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valuable option not only for minimizing C&D waste streams to landfills but also for mitigating primary mineral resource depletion. Even though the use of recycled miner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RMCM) is regulated and successful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available, construction stakeholders do not yet broadly apply them. Although various criteria hindering a transition towards a broader application of RMCM have been identified, it is yet unknown how these criteria differ among decisions, stakeholders and applications. We therefore analyze construction stakeholders’ behavior, and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RMCM for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 market in Switzerland. Stakeholders’ decision-making was quantified with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a surve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behavio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takeholder interaction, i.e. most stakeholders decide which material to apply based on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takeholders e.g., recommendations and specifications. However, the initial general specification by awarding authorities that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ustainable has little relevance to the subsequent material decisions. On the contrary the role of the recommendation of engineers, have a high impact on the subsequent decisions by the other stakeholders.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RMCM are broadly accepted in civil engineering (CE), wherea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E) RMCM are still a niche product. The good alignment of the outcome of decision modeling with observed behavior shows the usefulness of analyzing decision-making with AHP.  相似文献   
999.
根据运行经验,就湿式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诸如除雾器、GGH、浆液管道等的结垢、堵塞、磨损、腐蚀,以及石膏脱水难和机械故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脚手架工人低估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脚手架工人是否低估不使用安全带和高处抛扔物体2项不安全行为的风险,工人的年龄和工作年限是否会影响他们对2项不安全行为的风险评估,以及工人是否会低估不安全行为的外部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脚手架工人和管理人员对2项不安全行为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借助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2种统计学方法对风险评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工人显著低估2项不安全行为的风险,并且工人倾向于低估不安全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严重性,但是工作年限和年龄对风险评估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避免工人低估2项不安全行为风险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