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4篇 |
免费 | 248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4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93篇 |
综合类 | 491篇 |
基础理论 | 135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167篇 |
评价与监测 | 19篇 |
社会与环境 | 25篇 |
灾害及防治 | 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环境物品或环境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选择试验模型法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估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以澳门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为例,探讨选择试验模型法在澳门进行环境物品经济价值评估实践的可行性.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垃圾分选和回收、垃圾收集频率、减小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垃圾处理费为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的4个属性.在对澳门6个堂260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同属性的价值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同替代方案的相对价值.结果表明,实行垃圾分选和回收利用以及减小垃圾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澳门今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2.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四川温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全面认知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论文以四川温江为例,首先,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属性指标和设置属性水平,了解温江居民对不同状态水平的选择偏好;然后,采用Mixed Logit模型对居民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效用函数进行拟合,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各属性隐含价格和居民补偿剩余;最后,对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温江居民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偏好由高到低分别为城市小气候、水环境、空气质量、城市噪声污染和休闲娱乐文化。2)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属性指标隐含价格分别为:为了在5 a内实现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指标预设目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率每提高1%,当地居民支付意愿为399.45元/(人·a);河流综合污染指数每下降1%,当地居民支付意愿为564.03元/(人·a);一类地区环境噪声比每降低1%,当地居民支付意愿为295.25元/(人·a);夏季最高温度比每提高1%,当地居民支付意愿为630.81元/(人·a);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重每提高1%,当地居民支付意愿为219.29元/(人·a)。3)为在5 a内实现目标,温江居民的整体人均意愿支付成本为113.59元/(人·a),据此可以计算得出目前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全价值为3 733.08万元/a。 相似文献
103.
正交试验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析因式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本文选择对溶气气浮法为研究对象,通过PAC的加入量、沉降时间、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为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值和影响效果的主次关系,选择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设备最佳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工业废物赤泥去除沼液中磷酸盐,利用XRF、XRD、PSD和SEM等手段对赤泥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综合表征,研究了沼液初始pH(pHi)、赤泥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初始磷浓度等因素对沼液中磷酸盐去除率和沼液最终pH(pHf)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中磷酸盐去除率随着pHi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磷酸盐去除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pHi为2.1和6.9处,分别为89.6%和47.2%;赤泥投加量越大、反应时间越长,磷酸盐去除率越高,pHf越大;而初始磷浓度越低,磷酸盐去除率越高,pHf越大。采用3 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对赤泥除磷的影响,得到赤泥除磷的最佳条件:pHi为10.0,赤泥投加量为5.0 g/L,初始磷浓度为1.7 mg/L,反应时间为40 min。 相似文献
106.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西北地区一综合炼油厂含硫污水管线的严重腐蚀问题,分析了腐蚀原因,确立了材料筛选方案,通过实验室静态挂片试验绘制了重量损失率变化曲线和现场挂片等试验手段,筛选推荐出了树脂玻璃钢耐蚀材料。工业生产应用结果表明,MFE-2型树脂玻璃钢是适用于该厂含硫污水系统的耐蚀材料,为类似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8.
以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对象,通过序批实验和柱淋洗实验考察了堆肥介质中的腐殖质含量对细菌的吸附、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介质中腐殖质含量从0.21mg/g增至4.38mg/g,两种细菌在堆肥颗粒中的吸附系数均呈现降低趋势,降幅分别为24.9%和22.7%;2种细菌的穿透率均明显提高,最大穿透率铜绿假单胞菌从0.141提高到0.234,枯草芽孢杆菌从0.254提高到0.348.说明,堆肥介质中腐殖质的存在能够减弱两种高效细菌的吸附性能,促进其在堆肥介质中的传输分散,且腐殖质含量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9.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4,36(5):293-307
Iron sulfide (FeS)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separating copper and arsenic from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due to its S2− slow-release effect. However, uncertainties arise because of the constant changes in wastewater composition, affecting the selection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FeS types. In this study, the aging method was first used to prepare various controllable FeS nanoparticles to weaken the arsenic removal ability without affecting the copper removal.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identified the Cu/As ratio, H2SO4 concentration, and FeS dosage a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The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of overall model was 0.9923 after optimiz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BP-GA model was also solved using GA under specific constraints, predicting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n real-time.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long aging time of FeS were necessary to gain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aximum separation factor can reached 1,400. This study provides a suitable sulfurizing material and a set of methods and models with robust flexibility that can successfully predict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copper and arsenic from highly acid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10.
纸基复合包装中铝塑分离的湿法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纸基复合包装中的纸基部分通过水力碎浆分离后可直接用于生产再生纸. 其铝塑部分由1层0.02~0.03 mm厚的铝箔和2层0.03~0.08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膜层压复合而成,主要对铝塑的湿法分离进行研究.比较了甲酸、乙酸、盐酸3种剥离剂的分离效果; 用甲酸作为铝塑剥离剂时, 考察了剥离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及破碎尺寸对铝塑分离的影响; 根据铝塑分离时间、分离率、铝的损失率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优化铝塑分离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甲酸分离铝塑的最优条件: 剥离剂浓度为4 mol/L, 反应温度为60 ℃,液固比为60 L/kg, 破碎尺寸为5 cm×5 cm. 在该条件下, 铝塑的分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