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聚合氯化铝铁处理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PAFC分别处理造纸和印染两种工业废水,优化各种絮凝条件,如投药量、pH值、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等,并与PAC和PFS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FC在用量和浊度去除率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其COD去除率(82.53%,90.58%)明显高于PAC和PFS,经PAFC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造纸中段废水也接近了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2.
铁盐同步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盐化学同步除磷进行了研究 ,通过试验比较了硫酸亚铁和氯化铁的除磷效果 ,前者的效果优于后者。并就污泥回流对除磷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 ,结果说明污泥回流可以节约药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53.
氯化铁絮凝法减轻膜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氯化铁絮凝法去除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确定Fe^3 的最佳投加量为60mg/L,该工艺可显著降低混合液中CODCr,减轻膜污染,并且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相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煤系高岭石为主剂,氧化钙为助剂,酸浸一步合成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以黄河水为原水,通过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做絮凝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而且原水的pH值为5-9,去浊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55.
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作杂用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采用铁盐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 双层滤料滤池相串联的工艺,对住宅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回用处理的实验。考察了气水比、原水水质、FeCl3投加量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运行效果的参数  相似文献   
56.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形态分布,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一实验结果,综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在碱化度B为1.0~2.0内,nAl/nFe=9:1时,单体和二聚体(Al+Fe)达20%~60%,nAl/nFe=5:5时达30%~50%,nAl/nFe=9:1时,中间多在络合物(Al/nFe=5:5时达5%~20%,nAl/nFe=9:1时,溶胶(Al+Fe)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铜绿微囊藻生长与铁氧化物吸附解吸磷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为富营养化池塘、水库调控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铁氧化物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特性和铜绿微囊藻生长与铁氧化物吸附解吸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铁氧化物的物相组成与自然界土壤和底泥中铁氧化物存在形态相似;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属于专性吸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含铁氧化物的BG11培养基中培养铜绿微囊藻,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导致培养液中总磷(TP)和水溶性磷(SWP)浓度降低,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铜绿微囊藻在含吸附磷的铁氧化物而无磷的BG11培养基(4.02 < pH < 10.05)中能够正常生长,藻生长导致溶液pH升高是诱导铁氧化物解吸磷的主要因素,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抑制三价铁向二价铁的转化。针对铜绿微囊藻诱导铁氧化物释放磷并被其吸收的机制,要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蓝藻爆发,除控制外源磷输入外,应该抑制底泥中铁磷释放,或通过藻细胞的收集和移除来降低底泥中铁氧化物的磷负荷。  相似文献   
58.
在污泥包裹飞灰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铁盐后进行热解,依据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研究了铁盐对污泥包裹飞灰热解炭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确定了基于热解炭最终处置目标的最经济的铁盐添加量和最大飞灰包裹量。结果表明:添加混合铁盐可以增加污泥包裹飞灰热解炭中重金属的稳定性,随着铁盐添加量增加,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先减小后增加。综合经济性和稳定性,确定最适宜的铁盐添加量为1.5%。添加铁盐可增加污泥的飞灰包裹量,在Fe添加量为1.5%,热解温度500℃的条件下,污泥对飞灰的最大包裹量是1∶2,此条件下的产物热解炭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相似文献   
59.
潘碌亭  董恒杰  王九成 《环境工程》2016,34(11):108-112
采用催化热水解分离城市污水厂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将无机物制备成了聚合氯化铝铁。研究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浓度为2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90℃,固液比1∶3条件下,制备的液体聚合氯化铝铁的Al_2O_3含量为9.34%,Fe_2O_3含量为2.11%,盐基度为47.8%;制备的产品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较好处理效果。同时采用红外光谱(IR)技术对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的聚合形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60.
单宁酸铁吸附去除水中无机氮的性能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娜  李琳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15,36(11):4141-4147
通过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单宁酸铁吸附去除水中无机氮(NH+4-N、NO-2-N和NO-3-N)的效果及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单宁酸铁对NH+4-N和NO-2-N具有优先选择性,当单宁酸铁与NH+4-N和NO-2-N的质量比为200时,NH+4-N和NO-2-N去除率均大于95%.运用吸附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实验数据拟合的结果表明,NH+4-N和NO-2-N在单宁酸铁表面分别进行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的吸附,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颗粒外部扩散和表面吸附起主要的作用.NH+4-N与分布于单宁酸铁外表面的氧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NO-2-N则与单宁酸铁中的铁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结合.本研究为单宁酸铁作为吸附剂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