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08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1204篇
基础理论   27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7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根据(JJF 1059.1-2012),建立了原子荧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硒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了整个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检测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提供参考资料。本次测量结果为0.822±0.04 mg/kg,合成相对不确定度值为0.022 7;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mg/kg,最大的不确定度是样品重复测定引起,其次是标准曲线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82.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苏州东太湖滨湖新城为例,分析《苏州东太湖滨湖新城规划》零规划期地区生态承载力的赤字盈余情况,是否在区域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规划实施后的生态承载力的进一步变化情况及原因。研究表明:(1)零规划期(2012年),苏州东太湖滨湖新城的生态需求是生态供给的63倍,已经远远超出地区生态承载力的范围;(2)未来《苏州东太湖滨湖新城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尤其是耕地的大面积减少,区域生态承载力降低了7 733.816 hm2。建议苏州东太湖滨湖新城开发尽量减少对生产力能力较高的土地占用,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天然屏障进行团块分割,同时也要对原有乡镇工业进行整治,通过功能置换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和对乡镇经济的保护。  相似文献   
983.
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土壤汞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三峡库区农田流域汞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以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涪陵王家沟典型农田小流域为调查对象,基于Arc GIS地统计模块研究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旱地、田地、林地和居民点)土壤汞(Hg)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其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Hg含量范围为9.47~94.57μg·kg-1,均值为(34.23±16.23)μg·kg-1,不同土地类型表层土壤Hg含量高低顺序为林地、田地、居民点、旱地;表层土壤出现明显汞累积现象,土壤Hg含量变化与土壤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土壤中的汞呈现出较弱的空间相关性,说明流域内土壤汞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大气干湿沉降、植被覆盖和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人为等外源干扰影响弱.流域土壤总体上虽未表现出明显的汞污染现象(污染指数为-0.08),但具有中度的汞潜在生态风险(生态风险指数为57),其中以林地较为严重.流域土壤汞承载量约为25.39 kg,旱地约占69%.  相似文献   
984.
赵铮  王娅  木志坚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5,36(1):136-142
以三峡库区中农、林、畜均有分布的典型小流域为对象,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流域内不同类型水体总汞(THg)和甲基汞(TMe Hg)时空变化进行为期1 a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THg浓度范围为9.95~15.26 ng·L-1,均值为(11.95±1.87)ng·L-1,不同水体THg浓度大小为裸地养殖废水林地农林混交井水;TMe Hg浓度范围为0.120~0.441 ng·L-1,均值为(0.232±0.099)ng·L-1,不同水体TMe Hg浓度大小为养殖废水农林混交林地裸地井水.井水THg和TMe Hg均以溶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而其余水体THg和TMe Hg则主要以颗粒形态存在.不同类型水体THg浓度分布均表现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而TMe Hg变化则较为复杂,人类活动和气象原因(气温、降雨量等)是造成THg和TMe Hg时空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5.
闫金龙  江韬  高洁  魏世强  卢松  刘江 《环境科学》2015,36(3):869-878
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水体DOM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干支流各采样点水体DOM的FI值1.4,HIX值0.8,表现出明显陆源输入特征,整个研究区域水体混合模式为非保守混合,对交汇处水体DOM地化特征变化有一定贡献,但并非主导因素.河流沿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交汇处水体DOM特征改变有明显影响,聚类分析发现,所有采样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沿岸以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渠江-嘉陵江交汇处),另一类为沿岸以城市用地为主(涪江-嘉陵江交汇处),前者向干流水体中输入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较高的DOM,后者以浓度较高而结构相对较简单的DOM输入为主.此外,涪江-嘉陵江交汇处类蛋白质荧光组分信号增强,出现荧光T峰,表明人为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86.
张文娟  廖洪凯  龙健  李娟  刘灵飞 《环境科学》2015,36(3):1053-1059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内5年、17年、30年生花椒林和乔木林(约60年)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了0~15、15~30、30~50 cm这3个剖面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在各层土壤中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而5年、17年生花椒林地各层土壤则均低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3种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配比在各层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长期种植花椒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乔木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在各层均显著高于对应的3种花椒林土壤(P0.05).随花椒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在0~15 cm和15~30 cm土层先增加后减少,在30~50cm土层则为先减少后增加.短期花椒种植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加,长期则降低了0~15 cm和15~30 cm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花椒种植有利于深层(30~5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987.
多级A/O工艺强化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宜兴市某城市污水厂多级A/O工艺的运行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该工艺对宜兴城市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和遗传毒性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多级A/O单元对COD、NH_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3±7.0)%、(93.7±1.5)%、(65.3±7.9)%、(60.0±18.7)%,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对各常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起到了绝对主导作用;对污水中的烷烃、卤代烃、醇类去除效果较好,对污水中主要含有的荧光物质(芳香族蛋白质类似物)去除效果不理想;对污水中SOS/umu遗传毒性的去除率为82.8%.多级A/O工艺处理宜兴城市污水的主要问题是有机负荷低、单点进水和碳源单点投加效果不理想,以致后段A/O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化去除优势,建议改为多点进水,调整碳源投加点.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污水厂运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也为提高该污水厂的运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8.
天津农田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降雨沥浸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降雨过程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应是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的重要过程.本文不仅考察了天津市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还结合之前发表的地表径流中重金属含量数据,探讨了自然界降雨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洗作用.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各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其中Zn含量最高[(106.61±56.24)mg·kg-1],Cd含量最低[(0.31±0.31)mg·kg-1],但Cd含量4倍于当地土壤背景值(0.090 mg·kg-1).7种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排序为CdCuNiZnAs≈CrPb.土壤Cd、Cu、Ni和Zn分别属于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警戒水平,而As、Cr和Pb均属于安全等级.多元分析结果还表明,研究区内土壤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包括工业及机动车排放、污水灌溉等,Zn、Cu、Cr、Ni和Pb受人为源和自然源的综合影响,而As则主要为自然源.降雨过程对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浸出情况排序为CdAsCu≈PbNiCr≈Zn.综上,天津市土壤Cd污染较为突出,需要进行重点监测及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989.
基于南京地区大气PM_(2.5)潜在污染源,采用EA-IRMS技术分别测定了样品中硫碳同位素组成,并分析不同污染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煤炭烟灰δ~(34)S值范围为1.8‰~3.7‰,δ~(13)C值范围为-25.50‰~-23.57‰;机动车尾气δ~(34)S值范围为4.6‰~9.7‰,δ~(13)C值范围为-26.32‰~-23.57‰;生物质烟灰δ~(34)S值范围为5.2‰~9.9‰,δ~(13)C值范围为-19.30‰~-30.42‰;扬尘δ~(13)C值为-13.45‰.南京地区煤炭烟灰颗粒物的硫同位素较轻,扬尘的碳同位素较重.对比国内外不同污染源δ~(34)S与δ~(13)C值,南京地区大气PM_(2.5)中的潜在污染源的δ~(34)S与δ~(13)C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潜在污染源的δ~(34)S、δ~(13)C值可为南京地区大气PM_(2.5)的源解析提供同位素组成源谱支持.  相似文献   
990.
以新疆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区,对河水、河床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重金属Cr、Cu、Hg、As、Cd、Pb和Zn的来源、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看,博尔塔拉河水体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但Hg、Cd、Pb和Cr的最高值明显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和WHO饮用水健康建议标准;表层底泥和沿岸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河水.2相关分析和富集系数计算表明,河水、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重金属Hg、Cd、Pb和Cr均来自沿岸工业生产、城镇生活、交通运输及农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重金属Cu、Zn和As主要来源于流域自然地质背景及成土母质因素.3污染评价表明3种介质中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值(Pi)和综合污染指数值(Pz)均小1,属于安全等级,清洁水平.4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博尔塔拉河表层底泥及沿岸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Eir)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值(RI)均较低,未对水体及沿岸土壤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