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51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81.
叶片对大气颗粒物中铅的吸收富集会对水稻本身产生毒性效应,然而目前关于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铅富集能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叶片喷施等铅浓度飞灰颗粒物的方法,探讨水稻生长后期剑叶对亚微米颗粒物和微米颗粒物中铅的吸收作用,讨论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铅向叶片迁移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向水稻剑叶分别喷施等铅浓度的亚微米飞灰颗粒物和微米颗粒物后,亚微米颗粒物处理组的剑叶和稻米的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微米颗粒物处理组.亚微米颗粒物中的铅从叶片反面表皮向内扩散,富集在维管束中,并引起叶肉中铅含量的显著升高.相比之下,微米颗粒物处理组的铅向植物叶片内迁移扩散趋势较弱.基于铅同位素分析,亚微米颗粒物组飞灰源对叶肉中铅含量的贡献为80%,而微米颗粒物组飞灰源的贡献仅为31%~42%.亚微米颗粒物组铅在细胞质中的含量比例升高,由此产生的毒性作用会更大.因此,关注大气亚微米颗粒物中铅在水稻叶片的迁移富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82.
Zn2+/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NO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Zn^2+/TiO2薄膜光催化剂对NO的去除效果,以钛酸四正丁酯和Zn(NO3)2为前驱体、石英玻璃片为基片,用在溶胶中进行浸渍提拉的方法,于500℃下煅烧制备出Zn^2+加入量不同的Zn^2+/TiO2薄膜光催化剂,重点考察了Zn^2+加入量对NO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2+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NO的去除率,当Zn^2+加入量为4%时,NO最高去除率为89%。对各种试样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加入Zn^2+可改善纳米TiO2的分散状态,减小粒径尺寸,从而达到提高NO去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3.
锌粉对1,2,4-三氯苯的脱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凝子  邱罡  陈少瑾 《化工环保》2007,27(3):227-229
采用锌粉对1,2,4-三氯苯(1,2,4-TCB)进行了脱氯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40mL质量浓度为22.94m g/L的1,2,4-TCB水溶液中加入1.0g锌粉,反应24h时,1,2,4-TCB的还原率可达94.6%;反应16h时,试样中的Cl-浓度约为1,2,4-TCB完全脱氯所得Cl-理论浓度的30%;锌粉还原1,2,4-TCB的反应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进行,弱碱性条件下的脱氯效果最好,1,2,4-TCB的还原率达70%。  相似文献   
784.
采用改进铁氧体共沉淀法,用石灰乳溶液作中和剂,从污泥浸出液中去除铜、锌。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液.pH为8.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3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068mol/L和0.0534mol/L、n(Fe^3+):[n(Cu^2+)+n(Zn^2+)]=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浸出液中铜去除率为94.5%,锌去除率为98.0%。  相似文献   
785.
膨胀石墨-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原油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氧化-浸渍法制备出膨胀石墨-ZnO(EG—Zn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水面原油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G—ZnO复合材料保持了膨胀石墨疏松多孔的蠕虫形貌,六方晶系结构的ZnO晶体均匀地分布于膨胀石墨的层间和表面。经紫外光照射72h后,吸附于EG—ZnO复合材料中的原油发生了显著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当该复合材料中ZnO的质量分数为80%时,原油的降解率可达35%,降解产物中有酮、醛及醇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