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450篇
综合类   881篇
基础理论   263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8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5 毫秒
81.
模型模拟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吕斯丹  陈卫平  王美娥 《环境科学》2012,33(12):4100-4107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污水再生利用成为了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北京再生水安全灌溉,本研究运用ENVIRO-GRO模型模拟缺水城市北京再生水灌溉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并对土壤盐分累积进行预测,探讨了不同灌溉措施对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和盐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量、常规、低水量灌溉,平衡时土壤含盐量(ECe)年均值分别增加了29.5%、97.2%、197.8%;灌溉频率对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影响不大,但低频灌溉下土壤中盐分的累积有减少的趋势;灌溉水含盐量(ECw)为0.6、1.2、2.4 dS.m-1灌溉条件下,平衡时ECe的年均值分别增加了23.7%、97.2%、208.5%,自来水灌溉下土壤盐分虽有增加,但土壤未出现盐渍化.总的来说,目前北京常规再生水灌溉,平衡时土壤盐分累积不会影响早熟禾的生长,但土壤会出现轻度盐渍化.  相似文献   
82.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的中国区域居民消费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居民消费活动和环境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而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因此,本文采用“居民消费碳足迹”概念来定义特定居民消费活动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主要包括CO2、CH4、N2O3种温室气体;构建了基于环境扩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模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并以2007年中国8个区域为例对其居民消费碳足迹的数量、构成、分布及转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碳足迹总量达到31.74亿t(以CO2当量计).此外,碳足迹还呈现出区域差异明显、间接排放大于直接排放、城乡差距过大等特征.人均碳足迹方面,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相对滞后的西北、西南区域.研究还对碳足迹的区域分布和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东北、京津、西北和西南区域转移收支为负,表示这些区域为其他区域承担的排放大于其他区域为其承担的排放;剩余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中部区域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些结果对现阶段中国制定具体区域消费政策或分配碳减排责任等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的方法论也适用于研究其他环境因子及足迹因子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谢元博  李巍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6):1763-1770
保护居民健康是北京市能源系统优化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结合相关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针对全市2010-2020年间的能源消费分别设计了高、中、低3种约束情景,通过LEAP模型预测了全市至2020年的能源消费量与S02、NOx、PM10和PM2.5等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并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对3种情景下主城区居民受环境空气中这4种大气污染物的暴露危害所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低约束情景,高约束情景至2020年可避免与S02、NOx、PM10和PM2.5污染相关的死亡危害分别为2663、6359、4720和4104人·a-1,而且在高约束情景下煤炭消费比重每下降1%,可相应地避免约1400人·a-1的污染急性死亡.由此建议北京市实施更加严格的节能和减排措施,严控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费导致的大气污染所产生的居民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4.
除草剂百草枯对蓝藻和绿藻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估除草剂百草枯对藻类生态系统的环境毒害效应,测定了百草枯对4株蓝藻: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 XW01,M.aeruginosa 7806)、平裂藻(Merismopedia sp.)、集胞藻(Synechocystis PCC 6803),以及两株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绿球藻(Chlorococcum sp.472)的毒害效应,采用半效抑制浓度EC5o值、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EC)及慢性值(ChV)评价了百草枯对6株藻的毒性.结果表明:蓝藻对百草枯的敏感性显著大于绿藻,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EC50值是铜绿微囊藻XW01的96 h-EC50值的7.4倍.百草枯毒害作用具有时间效应,暴露时间越长,毒害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85.
污水处理过程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研究对于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具有4层15项指标的能耗评价体系。结合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绿色指标体系,选取呼和浩特地区具有代表性、处理规模相近的2座中小型污水厂进行能耗评价。结果表明:处理能力利用率、处理工艺系统稳定性和污水厂高程布置所对应的3项评价指标在所选择的能耗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43 0,0.302 4和0.145 6。进一步运用IPCC计算方法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概算,得出A、B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9.401 t CO2/104t、18.378 t CO2/104t。A、B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比能耗分别为0.293 kW.h/m3、0.195 kW.h/m3。将碳排放数据与实际能耗情况对比得出: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越高,单位碳排放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86.
结合我国国情,对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分析。综合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及我国目前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进程,提出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完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中关两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的差异,探讨了中关两国能源消费差异的经济学内涵,认为经济指标GDP并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却很可能影响后续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能源需求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适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替代能源是未来能源消费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8.
基于遥感监测的黄海绿潮漂移路径及分布面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序列图像,动态监测各年绿潮发生的漂移路径、影响海域面积,得到各年绿潮漂移趋势、分布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出现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划分出影响绿潮漂移路径的关键区域,并分析了2008、2009和2010年关键区域内各年绿潮漂移方向和面积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9.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国家战略实施载体,成为全国引进外资密集、高新技术集聚、经济增长迅猛的区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园区的快速扩张,开发区面临着土地资源既浪费严重又非常紧缺、能源供给紧张、环保压力增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金桥开发区结合自身特点,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改造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了园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同时,以生态创建为抓手,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加强节能环保,使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90.
人们通常强调新颖性和经济效用的一个创新,而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一思想体现到制度设计专利制度。一般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三个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可授予专利。这种制度设计制约思维过程中创新者的回报,他们努力发明一件新颖的且有利可图的专利,但是忽略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牺牲的最终是环境。在这项研究中,试图探索一种体制上的补救。在为了改变科技发展的方向,建议完善政策背景下的创新,特别是专利制度。引进一个新的考核标准,绿色专利制度,并探讨其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把这项环保的关注到专利审查,专利制度可以鼓励创新发明的"创新,实用和绿色"的产品以及程序,称之为"绿色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