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7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2460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174篇
环保管理   317篇
综合类   4200篇
基础理论   1238篇
污染及防治   557篇
评价与监测   417篇
社会与环境   128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以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的Pb和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和As及生物体中的Cd含量部分超标。  相似文献   
92.
微型生物与金属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了海洋微生物与金属腐蚀的相关性。通过调查、分析海洋微生物的性质,尤其是硫酸盐还原菌(SRB),用移植埋片法对海底沉积物中SRB含量的分析,建立了SRB含量与腐蚀率之间的表象关系,为海洋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93.
蔬菜样品的H_2SO_4-H_2O_2快速消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使用硫酸 -过氧化氢对蔬菜样品进行快速消化的方法。其消化时间比常规消化方法大为缩短。重金属元素镉、铬、铜、镍、锌含量测定的结果 ,与用常规消化方法 (硝酸 -高氯酸 )相吻合。  相似文献   
94.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金平  杨骥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3):139-141,146
简要综述了目前工重金属污泥近几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状况,包括固化,填海等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铁氧化体法固化电镀污泥重离子的湿法、干法工艺流程,以及用污泥生成的铁氧体为原料,可生产颜料、油漆和磁性探伤粉等较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95.
本文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本溪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子河市区段重污染是严重的,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u、Pb,其次为Zn、Cd、Hg。  相似文献   
96.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长江口水体中微量金属元素Cu、Pb、Zn、Cd,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以及在悬浮固体中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元素Cu、Pb、Zn有90%左右存在于悬浮固体中,并以固态形式输入河口,溶解态仅占10%左右;元素Cd固态部分约占35%,溶解态占优势。在悬浮固体中,元素Cu、Pb、Zn主要以残留态和铁锰结合态形式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比例,Cu为40%和29%,Pb各占40%,Zn为37%和38%。元素  相似文献   
97.
大宝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大宝山矿区矿山废水的排放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体中重金属Cu、Zn、Cd和Pb的溶解态浓度分别达到13.82、50.83、0.103和2.91 mg.L-1。Cu、Zn、Cd和Pb的溶解态和悬浮态含量沿河流主干道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上游都是沿水流方向降低,下游因吸附于悬浮物中的重金属重新释放略有增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提取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AX)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次为可还原态,个别断面的Cd可还原态甚至超过了残渣态的含量,说明该水体这4种元素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98.
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污泥中Cd、Pb和Zn的化学形态分布,并通过室内土培实验研究了其在小麦幼苗中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b和Cd在污泥中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相对比较稳定;Zn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存在,具有较强的潜在生物有效性。污泥中3种金属的潜在生物有效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d>Pb。比较污泥中的Zn、Pb、Cd在小麦根和叶中的富集系数(EC),可发现3种金属在根中的富集系数均大于其在叶中的富集系数,说明小麦根部对这3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其茎叶部分。3种金属在小麦中富集能力的强弱顺序在茎叶中为Zn>Cd>Pb,此结果与金属形态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污染程度分析方法,结合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翠屏区宋家乡项目区土地质量进行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重点对调查区的重金属元素(As、Hg、Cd、Cr、Zn、Cu、Pb、Ni)情况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宋家乡研究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Hg、Cd、Cr、Zn、Pb、Ni和Cu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洋坪村、丘陵村和大地村,而大地村的镉超标较为严重,整个研究区砷没有出现污染。为此,结合实际查明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为该区土壤资源、环境评价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实用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0.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