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介绍了国外舰载导弹发射装置的基本概况及发展历程,分析了固定式发射装置、回转式发射装置、臂式发射装置、垂直发射装置的优缺点及适装范围。根据冷热发射方式的特点,分析了4种发射装置安装方式、贮弹量、射界、发射效率、反应速度、可靠性、安全性等基本性能,阐明了倾斜发射、垂直发射、冷热共架发射的基本原理。垂直发射装置以射界大、效率高、反应快、贮弹量多等优点成为舰载发射装置主流,倾斜发射在近程末端区域防空方面,可提前指向目标,减少导弹近距离大幅机动时间,提升末端拦截概率,是垂直发射的有效补充。舰载导弹发射装置正在朝垂直化、通用化发展,模块化发射和电磁垂直发射是下一代舰载发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2.
分别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ATC)和磷酸改性电极并负载铁涂覆在碳布表面,制得Fe/OC-OATC电极和Fe/PC电极用于构建生物电芬顿系统,提高电芬顿技术中H2O2的原位生产能力,达到高效降解印染废水的目的.通过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对2种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OC-OATC的电流密度、最大功率密度以及氧还原能力等均优于Fe/PC,最大功率密度为4.89W/m3,相应的电流密度可达22.9A/m3.然后探究了2种复合电极构建的生物电芬顿系统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Fe/OC-OATC体系﹥ Fe/PC体系,Fe/OC-OATC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最高达96.4%.最后根据动力学分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分析了2种系统对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73.
为分析影响常减压蒸馏装置平稳运行的设备失效模式及故障部件,基于1 151条设备故障数据,采用Bayesian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离心泵、压缩机、电动机构建基于Bayesian网络的设备故障概率分析模型,分析故障部件、失效模式、故障后果之间的定量概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泵、压缩机、电动机停运的关键致因部件分别为轴承箱密封故障、活塞环故障、轴承故障,同时得到导致设备停运的故障部件敏感度排序。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设备故障风险防范及检维修工作效率,同时可为备件优化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气体密度和初压对爆炸压力的影响,以球形装药为例,在LS-DYNA中模拟不同气体密度、环境初压和真空度条件的TNT炸药爆炸,分析空气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和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初期冲击波的波阵面位于爆炸产物边界,产物压力与冲击波压力存在强耦合作用;随着爆炸产物自身压力下降,其膨胀速度减慢,冲击波开始与爆炸产物分离,当产物中心压力下降为环境初压时,冲击波与爆炸产物彻底分离,其后以空气冲击波的形式独立传播。降低气体密度可以通过抑制冲击波形成,大幅降低爆炸压力;减小环境初压则通过加快冲击波的衰减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炸压力。相较于单独改变密度和压力,提高真空度对冲击波压力的减小效果更好;近真空环境下无法形成空气冲击波,爆炸压力衰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某炼油厂常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发生腐蚀泄漏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其腐蚀原因,提出了控制腐蚀的措施和方法,从而达到设备长周期运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内源性SO2生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化学机制,采用真空减压法、超声波法、通气法、光谱扫描法及摇瓶法等对SO2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化学形态及其脂/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气态SO2不仅易溶于水,而且更易溶于有机溶剂;2)SO2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主要是物理性溶解,其主要以SO2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在饱和溶液中90%以上是以自由分子状态存在,在较低浓度下也有50%左右以自由分子状态存在;3)SO2的脂/水分配系数仅为0.16~0.20,使存在于生物膜(脂相)系统的内源性SO2很容易进入水相并转化为亚硫酸盐,这将导致其在组织细胞内的半寿期很短,这符合信号分子的特征.由此结论:1)以SO2生理盐水溶液作为SO2供体,可作为研究内源性SO2生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新模式;2)内源性SO2在组织细胞内的失活途径是:SO2→SO32-/HSO3-→SO42-.此外,论文认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并不能作为"SO2供体"用以处理生物组织.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减压塔规整填料腐蚀的现状,阐述了介质温度、流速、腐蚀介质种类和填料尺寸等因素对规整填料腐蚀的影响,提出了改变工艺、加注缓蚀剂、改变材质和加强腐蚀检测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8.
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的负压蒸发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压蒸发法处理上海市某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贮坑沥滤液,实验研究了沥滤液蒸发过程中冷凝液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厂贮坑沥滤液中含有高质量浓度的挥发性污染物,低碳醇和碳原子数不大于7的挥发性有机酸(VFA)约占沥滤液中有机碳质量浓度的50%;沥滤液直接蒸发可将原液转化为原液量的84%,不含氨氮,有机物质量浓度为原液的21%,且90%以上为VFA及低碳醇的冷凝液,以及有机物质量浓度浓缩了4.4倍,适于焚烧处理的浓缩液;通过蒸发处理,沥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蒸发用能可取自焚烧热能回收后的低温位热能,降低了蒸发处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79.
两种电解体系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 Ti/IrO2RuO<2阳极、电还原氧气产生 H2O2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阴极,分别在无隔膜与隔膜(隔膜材料为涤纶)电解体系中,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在无隔膜与隔膜2种电解体系中,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分别是5.6mg/L和8.5mg/L.2 种电解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100%,但隔膜电解体系中 COD 去除率为 81.2%,无隔膜电解体系 COD 去除率为 71.7%.在 2 种电解体系中通过 HPLC 分析检测到中间产物为苯醌和一些短链的脂肪酸.对于阴、阳极降解苯酚的机理推测,2 种体系是相似的,但对隔膜电解体系,阴极室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氧的阴极还原生成 HO2 ,并进一步形成 HO·和 O2·自由基,从而对苯酚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0.
H2O浓度对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脱硫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除SO2过程中,H2O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强电场电离、分解H2O,生成的强氧化剂OH·将SO2直接氧化成H2SO4。就H2O浓度对强电离放电脱硫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2O浓度的越高则SO2脱除率越高;改变H2O浓度可以在不同流量下取得相同的脱硫效果;也可以根据H2O浓度来控制等离子体反应时间从而提高脱硫效果;SO2脱除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