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5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81.
用王水+高氯酸消化土壤样品,做了褐土冷消化+热消化、褐土直接热消化、红土直接热消化实验,结果显示:红土有机质含量相对低,易消化,取样后可直接热消化;褐土有机质含量偏高,难消化.进行热消化前须先冷消化(最好放置过夜)。  相似文献   
782.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本文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的两个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83.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空间聚集区,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识别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并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都江堰市2005和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借助RS、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过程、格局和特征,并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密度值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状态,但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2)密度的高值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都江堰市东南部沙西线沿线以及南部成青快速通道一线,并且有进一步沿道路延线纵深扩张的趋势,而密度的低值集群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变化不大,主要位于龙门山沿线的乡镇;(3)2005~2012年,地形位指数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减少0.505%,而距城镇、河流和道路的距离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分别增加0.124%、0.144%、0.006%;(4)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地形影响城镇辐射影响河流影响道路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该研究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为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监测、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农村规划等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784.
The types,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forests markedly affect the vegetation dynamics.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on forest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related to human behaviour and forest ecosystems and management. Both species diversity and density are very sensitive to local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which can be reduced depending on land-use systems. We used 10 line transects of 500 × 10 m to record and measure all plants ≥10 cm girth in some of the remaining forests surrounding villages in Tripura, Northeast India.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pressure on species richness and forest structure, we recorded and scored all ongoing disturbances in all transects of the forests. Although our study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mean number of species, all diversity indic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sturbance. Total stem density (F = 128.60, p < 0.0001) and basal area (F = 65.30, p < 0.0001) of the forest stand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sturbance. Disturbance significantly (F = 84.81, p < 0.0001) impacts the abundance of mature voluminous trees removed by extensive illegal logging. Further, stem density at the middle (F = 10.01, p < 0.05) and upper (F = 131.70, p < 0.0001) canopy stories was also reduced by high disturbance intensity. The present analysis will be useful to policy-makers and planner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t both the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785.
孙昕  张燚  史路肖  陈笑涵  唐晓 《环境科学》2018,39(4):1654-1660
为有效去除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典型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采用真空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探讨该技术降解致嗅物质的效能,研究在不同紫外光强、氯浓度、pH、重碳酸盐浓度、腐殖酸浓度条件下致嗅物质的降解效果,分析羟基自由基在致嗅物质降解中起到的作用,目标物浓度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结果表明,真空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饮用水典型致嗅物质,相比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而言,在30 min内2-MIB和GSM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5%和8%;随着氯浓度和紫外光强度的增加,致嗅物质的降解速率加快;在弱酸性条件下,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明显,在pH为5时,2-MIB和GSM的去除率在反应10 min后分别可以达到95%和96%;水体中重碳酸盐和腐殖酸的存在,竞争消耗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对致嗅物质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在反应体系中投加1 mmol·L-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后,2-MIB和GSM的去除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40%和31%,表明羟基自由基在致嗅物质的去除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6.
为了探究不同煤矿安全管理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用以指导煤矿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在对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家调查法获得了25种煤矿安全管理行为,运用提名分组技术筛选出13种最重要的安全管理行为,运用模糊决策实验室方法对这些安全管理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各煤矿安全管理行为间的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各煤矿安全管理行为间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得到总影响度和净影响度,进而探析不同煤矿安全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特点。又进一步将这13种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划分为5个管理维度,研究了不同安全管理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管理维度的相互影响作用是不同的,煤矿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影响作用特点,更加合理地选择和实施各种安全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87.
薛慧  林辉  王智  杨玉义 《环境科学》2023,44(10):5490-5497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和危害逐渐受到重视.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在减少抗生素耐药菌(ARB)方面表现出非常好的效果.然而,即使在消毒过程中ARB完全失活,产生游离的ARGs也可能通过转化或转导等手段整合到其他微生物体内,使ARGs在环境中传播和扩散.因此,需要有特定的工艺处理废水中的ARGs.人工湿地是目前有效且经济环保的废水处理工艺,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去除抗生素和ARGs方面有显著效果.通过综述目前国内外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对ARGs的去除效率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相较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对ARGs的去除效率更高.人工湿地对ARGs的去除效率因人工湿地强化类型、植物、温度和pH等因素而异,在去除环境中ARGs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788.
地形不仅通过制约人口和产业布局作用于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而且对PM2.5的形成、传输、累积、扩散和沉降有深刻影响,是PM2.5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盆地地区表现尤为显著.本文基于栅格数据,利用均值变点法、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选取指标,探讨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布的地形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汾渭平原地形起伏度总体呈中部低、四周高分布,与海拔分布基本一致.②PM2.5分布格局与地形起伏度相反,总体呈中部高、四周低,且随地形起伏度的升高呈对数关系递减.③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汾渭平原PM2.5分布格局主要由人口、GDP和能源消费等人为因素决定,气象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PM2.5分布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④地形对人为和自然因素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加,人口、GDP和能源消费而呈幂函数关系递减,气温呈线性递减,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呈线性递增,植被指数呈对数关系递增.  相似文献   
789.
以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及典型支流澎溪河为研究对象,监测2019年4~9月水华期间水体中CO2浓度以及12个环境指标,估算水-气界面CO2通量并进行支干流对比.将12个环境指标分为气候因子、水环境因子、碳源因子、营养因子和沉积物因子,探讨5类因子对CO2通量的影响途径和贡献率,进一步为控制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积累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内高阳、黄石和万州平均CO2通量分别为(1.445±1.739)、(3.118±2.963)和(2.899±1.144)mmol·(m2·h)-1,表现为:澎溪河支流高阳<干流万州<澎溪河支流黄石.从变化幅度来看,支流水体CO2通量变幅较大,干流水体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是较稳定的CO2"源".长江干流作为陆地向海洋的生源物质运输枢纽,相比其支流碳含量和流速更高,这使得通常情况下干流CO2通量大于支流.但水文情势的不同使得同一支流不同点位CO<...  相似文献   
790.
以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与精准治理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湖北省荆州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基于FLEXPART-WRF模式揭示了2008—2017年荆州市PM2.5周边源"影响域"的季节气候特征,估算了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和局地排放的相对贡献,确定出不同季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传输通道.结果表明,荆州地区PM2.5主要"影响域"为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省.不同季节湖北省外源传输对荆州PM2.5"影响域"的贡献率分别为春季50.4%、夏季33.9%、秋季42.6%、冬季43.0%和年均45.1%.春季3条区域传输通道分别为北通道(沿南阳盆地-荆州)、东通道(沿长江航道-荆州)以及南通道(沿雪峰山-荆州);夏季主要为南通道;秋、冬季分别为北通道、东北通道(沿大别山低山丘陵-荆州)及东通道.针对荆州主要3类重污染天气型的典型个例"影响域"分析表明,高压静稳型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省内贡献率达87.8%;低压倒槽型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偏南输送和本地累积,省内贡献率达55.0%;冷锋输送型PM2.5污染主要来源于北路区域传输,省外贡献率达77.2%.对于冬季重污染期间,建议重点围绕荆州本地与省内荆门、襄阳、孝感、天门、潜江、武汉、随州、宜昌及省外常德、南阳、信阳等地开展协作,加强区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该项研究可为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与靶向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