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鉴于对传统内外筒结构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存在的一些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原理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新型反应器采用蜂窝状断面结构 ,机械分离与气浮原理相结合的三相分离器。为了减少反应器运行中的能耗 ,筛选出了一种新型轻质橡胶载体。并且针对这种新型反应器进行了气含率的测定 ,得出在实验范围内总平均气含率随进气量呈直线上升 ,还分别得出了上升区气含率和下降区气含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半导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载体形式、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概述。并就其在废水处理、杀菌消毒等环境保护方面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3.
新型复合球填料为沸石与悬浮球填料的有机组合体,密度约为0.92~0.97g/cm^3,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2,表面粗糙,物化性能稳定。在曝气量为20:1,停留时间为6h时,装有新型复合球填料的反应柱挂膜容易,成膜时间短,膜不易脱落,且生物相丰富。膜成熟时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93%;出水COD浓度≤22mg/L,去除率≥80%。新型复合球反应柱在稳定状态处理低浓度的二级出水时,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89%,出水COD浓度为10~36mg/L,去除率为48%~81%。出水水质符合GB50335-2002标准。  相似文献   
74.
用活性炭、浮石、陶粒和瓷环分别作为生物滴滤填料进行去除N2S恶臭气体的对比研究。活性炭和浮石对高效脱臭菌有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挂膜时间短,生物含量高而陶粒和瓷环固定期长,成膜较晚。在循环液流量为24L/h,气流量为0.5m^3/h,进气浓度在500mg/m^3的条件下,活性炭、浮石、陶粒和瓷环的成熟生物膜对H2S的去除率分别为99%、98%、95%和93%,从成膜到发生严重堵塞的生物增量的最大值分别是19.7、70.5、68.9、90.3mg/cm^3。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多孔浮石是优质的生物滴滤填料。  相似文献   
75.
植物吸收金属元素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目前用离子载体学说解释离子主动吸收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而且各种各样的酶参与了植物主动吸收金属离子的过程。本文对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描述植物吸收环境中金属元素这一现象的可行性及应用现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杨期勇  陈季华  张峰  奚旦立 《环境工程》2005,23(4):20-22,38
采用水解酸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涤纶碱减量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处理效果非常明显,系统出水CODCr为26.6~68.03mgL,系统的CODCr总去除率达到93%~98%,对苯二甲酸的降解率超过94%。水解酸化工艺对苯二甲酸的降解作用很小,降解率为0.23%~6.02%;但对乙二醇的降解作用却非常明显,降解率达到58.94%~71.49%,水解酸化工艺将废水的可生化参数BC提高了0.173~0.227。多孔柔性悬浮填料,一方面,提高了对膜表面的冲刷作用,减少膜表面的沉积层;另一方面,增加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MBR中的数量,有效地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77.
采用不同活性恢复手段研究了短期低温(20d,15℃)储存及常温(25℃)低负荷运行后,CANON-MBBR反应器的活性恢复效果.结果显示,CANON悬浮载体经短期低温储存后,通过先恢复温度后缓慢提高进水负荷的方式可使其TN去除负荷恢复率达到102%.若在温度未恢复的基础上直接将进水负荷提升至原水平运行,CANON悬浮载体生物膜将无法维持正常的EPS含量而易发生脱膜现象,致使TN去除负荷恢复率仅为84%.另外,系统有一定基质浓度的基础上,经过25d常温(25℃)低负荷SBR运行后,通过同样的恢复手段可使TN去除负荷恢复率达到96%.通过微生物菌群分析,确定CANON-MBBR系统中功能微生物优势菌属分别为Nitrosomonas和Candidatus Kuenenia,采取合适的恢复手段使系统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后,两者丰度均可分别达到11%以上及27%以上,且悬浮载体脱膜并未对微生物组成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选取聚乙烯(T1)和聚氨酯(T2)两种悬浮填料投入到两套相同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R1和R2中,以城市生活污水为配水基质,考察了两种填料在ASBBR中的性能及菌群结构特征,选出更适宜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生长的填料.结果表明:R1和R2反应器分别在第93 d和73 d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并实现稳定运行.稳定运行阶段,R1、R2系统总无机氮(TI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8.34%、87.97%.此外,运行第150 d时,测得单个T1、T2填料的ANAMMOX菌活性分别为5.70和3.70 mg·g-1·h-1.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证明,球状菌在T1填料上的数量比同倍数下T2填料上多,且杂菌较少.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T1、T2填料上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75.29%和38.23%.本研究表明,相比于聚氨酯(T2)填料,聚乙烯(T1)填料更适宜ANAMMOX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79.
山西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空间耦合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3年和2016年山西资源型城市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的城市创新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高水平创新环境骤降,中等水平稳步升高,而低水平创新环境并未实现突破性的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均呈增大趋势,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高且变化相对复杂;原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耦合度指数均较高且均为高度耦合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城市逐渐下降;协调发展度较低,整体始终表现为“南北中度失调、中间严重失调”的格局;大部分城市相对发展度指数逐渐上升,山西“南北”区域属于创新环境超前型或同步发展型,而“中间”区域主要为创新环境滞后型的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应当充分依托城市创新环境或产业结构转型现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其资源型城市建设发展,从而实现创新环境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并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0.
LNG船舶锚泊安全距离定量计算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液化天然气船舶(LNG船舶)锚泊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漂移运动和船舶碰撞风险的锚泊安全距离计算方法.首先,结合船舶运动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LNG船舶走锚漂移运动,得出走锚漂移方向概率密度函数,从而确定船舶走锚漂移横向、纵向距离;同时,结合船舶碰撞概率模型、船舶碰撞损害模型和LNG火灾模型,建立LNG船舶碰撞风险模型,确定满足碰撞概率和风险可接受的安全距离.最后,比较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并取其较大值作为LNG船舶锚泊安全距离.结果表明,LNG船锚泊安全距离不仅与环境水域的风、流情况有关,还与附近水域内船舶大小及速度有关.建议交通管理中需结合水域环境特征和水域船舶特点确定LNG船舶的锚泊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