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采用UNITANK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考察了主体阶段和过渡阶段时间的设置对除磷脱氮处理效果的影响 ,并提出通过氧化还原电位进行释磷和反硝化监控的设想  相似文献   
52.
Ni,Fe氧化物对吐氏酸废水催化臭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浸渍法和附着沉淀法制备了6种以Ni、Fe为活性组分,γAl2O3载体的国型催化剂,催化臭经处理难生物降解的典型染料中间体废水-吐氏酸废水。初始CODc浓度为1500mg/L左右的废水,当臭氧投加量为0.8g/L时,在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作用下,CODCr去除率大于50%,而没有催化剂作用时小于30%。  相似文献   
53.
Fenton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COD高、BOD5/COD低和具有生物毒性的特性,采用Fenton氧化-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进行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Fenton氧化及水解酸化工序后,废水的BOD5/COD值由0.03升高至0.48,经好氧生化工序处理后的出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达122.6 mg/L和54.6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该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达94%.  相似文献   
54.
二氧化氯在中水回用作电厂循环水中的杀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水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的特点,对比了Cl2和ClO2对此类水体的杀菌特点,分析了ClO2在硝化菌类存在下的化学变化。在总结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肯定了ClO2在中水回用作电厂循环水中有独到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5.
为保持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设备在二次检定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本文从环境监测站的实际工作出发,论述了实验室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期间核查的作用,要素,结果的判定,从而认识安规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的基本方法与意义,对安规实验室仪器的期间核查的运用有进一步了解和帮助。  相似文献   
57.
推行中水回用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水回用在我国刚起步,政府应尽快制订出相应的标准和措施,大力提倡、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中水回用,以降低城镇供水压力和用水成本支出,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58.
为高效处理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优化工艺参数,针对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有机负荷高、生物抑制性强等特点,选用Fenton氧化处理过程,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pH、n(H2O2)/n(Fe2+)、Fenton试剂投加频率等因素对Fenton法处理废水过程的单独影响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建立以CODCr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初始pH>n(H2O2)/n(Fe2+)>Fenton反应时间>投加频率,其中n(H2O2)/n(Fe2+)与投加频率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F=3.43);模型决定系数R2=0.917 9,说明模型可信度和精密度高;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反应时间30 min、初始pH为3.46、n(H2O2)/n(Fe2+)为6.12、投加频率为2次.预测最大CODCr去除率为56.53%,验证试验实测平均结果为55.17%,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1.36%.经最优条件处理后废水的ρ(CODCr)由9 600 mg/L降至4 000 mg/L左右,ρ(BOD5)/ρ(CODCr)由0.07增至0.37,可生化性提高.研究显示,采用Fenton法预处理高浓度染料中间体废水可有效提高CODCr去除率及其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59.
6-2氟调醇在活性污泥中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6-2氟调醇(6-2 FTOH)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好氧降解规律,利用室内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6-2FTOH在未经稀释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产物分布.结果表明,6-2 FTOH能被活性污泥快速吸附并发生降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为0.9d.降解产物包括6-2氟调酸(6-2 FTCA)、6-2不饱和氟调酸(6-2 FTUCA)、5-3氟调酸(5-3 FTCA)、5-2s氟调醇(5-2s FTOH)和全氟己酸(PFHxA).第28 d实验结束时,6-2 FTOH残留率为5.5%,6-2 FTCA和6-2 FTUCA的最终产率分别为0和1.2%.5-3FTCA、5-2s FTOH、PFHxA最终产率分别为23.4%、17.6%和1.3%.  相似文献   
60.
苯系物光催化开环降解产物低级醛类的健康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连续流配气系统,利用氮掺杂TiO2,在UV(4 W,254 nm)光照下光催化降解(PCO)室内甲苯和苯甲醛污染物,运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实时检测气相中间产物,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甲苯、苯甲醛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甲苯和苯甲醛转化率和矿化率较高,但如乙醛和甲醛等低级醛类(VAs)中间产物形成潜在的健康风险,常规的转化率和矿化率指标不能全面表征苯系物的光催化过程的健康风险.乙醛极易在气相积累,是影响健康风险变化的关键;甲醛的摩尔分数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其影响不可忽视.甲苯和苯甲醛降解过程的健康风险指数增大因子(η)随VAs积累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8 499.68和21.43,VAs的贡献率为99.3%和98.3%;光催化降解稳定后η分别为236.09和2.30,VAs的贡献率为97.9%和97.8%;η平均值(30 min)分别为932.86和8.52,VAs的贡献率为98.5%和98.0%.由此提出了以低级醛类健康风险指数增大因子贡献值(ηVAs)表征苯系物光催化安全降解过程的特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