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通过共沉淀制备了4类主活性成分分别为Cu、Ce、Cd和Co-Bi的粉末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CWAO)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溶液,通过实验确定了催化湿式氧化的条件,不同催化剂的处理效果比较表明,Cu/Ce(3:1)催化剂较好,当反应湿度为200℃,氧分压为3.0MPa,PH=12.0,反应时间为30min时,COD的支大于90%  相似文献   
92.
蒽醌染料中间体的微生物降解脱色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污泥中筛选出5株对溴氨酸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JR-1~5),并取JR-1和混合菌群进行脱色条件的优化及脱色机理的初探。结果表明: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并不强于单株菌,混合菌群和单株菌都可以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和唯一氮源,混合菌群的耐受极限为5 g/L,菌株最适pH为5~7,溴氨酸经微生物降解脱色后产生一新产物,此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 nm。   相似文献   
93.
光催化氧化苯酚中间产物的分析与降解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苯酚溶液,利用液相色谱对苯酚及其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投加H2O2对中间产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中间产物的产生情况及浓度变化,推测了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94.
化学氧化法处理资源回收后的J-酸和吐氏酸染料中间体废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萘系磺酸染料中间体J-酸和吐氏酸废母液经有用资源的回收后,尚须进行最终出水的达标处理.通过吐氏酸和J-酸废母液萃余液的后处理试验,确定了盐回收-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的达标处理工艺方案,并确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其中化学氧化采用Fenton试剂(以双氧水作氧化剂,绿矾为催化剂),在经济合理的投量范围内经2—4h反应,萃余液CODCr去除率达80%以上,最终出水CODcr在200mg/L以下,满足有关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5.
李颖  魏光明 《环境工程》2004,22(1):11-13
染料中间体合成综合废水经电解前处理和蒸发处理后,与未经电解前处理,直接进行蒸发处理相比,CODCr的去除率可提高 75 %以上,并使后续活性炭的投加量减少 80 %左右,从而降低了全厂综合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6.
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处理苯胺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反应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用于处理苯胺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气量大小、外加电压、电介质浓度、pH值、原水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胺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 ,并对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 ,用三维三相流化床电极 ,在一定条件下 ,苯胺可基本被全部氧化。初步论证了苯胺电解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7.
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对溴氨酸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受污土壤中筛选出对溴氨酸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黄杆菌BX26.通过监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浊度和溴氨酸吸光度的变化,考察了碳源浓度、溴氨酸浓度和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时对菌体生长和溴氨酸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BX26对溴氨酸的脱色在于酶的催化作用.该脱色酶属诱导性胞外酶.酶的诱导和产生需要液体培养基中有足量的氮源和硫源,但对碳源没有要求.溴氨酸对菌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菌株也表现出很高的溴氨酸脱色活性,可使高达1000mg/L的溴氨酸降解脱色.菌体不能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但可以溴氨酸的脱色产物为唯一碳源.  相似文献   
98.
介绍一种环境试验箱的期间核查方案:包括核查计划的制定、核查的方法、核查数据处理和核查结果的评价,并对其中的测试系统进行不确定度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这种方案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电厂锅炉燃煤煤质变差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通过比较飞灰可燃物含量、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制粉系统耗电率重新确定了制粉系统最佳出力下的经济煤粉细度,分析了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二次风配风方式、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配比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提出了锅炉更经济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00.
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UV光氧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汪力  高乃云  魏宏斌  夏丽华  崔婧 《环境科学》2006,27(6):1144-1149
采用单独紫外光氧化工艺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阿特拉津,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阿特拉津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单独紫外光氧化对阿特拉津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光强为205μW/cm2条件下,光解120min后,阿特拉津去除率为92.38%.阿特拉津的光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提高紫外照射光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阿特拉津的去除率.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对光解反应基本没有影响.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及多种离子的存在会降低阿特拉津的光解速率.紫外光氧化阿特拉津主要降解途径是脱氯反应,反应速率很快.羟基化产物(OHA)是主要的中间产物.OHA在紫外光作用下可以继续发生脱烷基反应,生成OHDIA和OHDEA,反应速率非常缓慢.反应液中pH值的变化与中间产物的形成过程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