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3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安全科学   490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1233篇
综合类   4668篇
基础理论   1667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51篇
评价与监测   338篇
社会与环境   852篇
灾害及防治   13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15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挠力河流域面积为241.67×104hm2。其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流域具有极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从1980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流域湿地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然湿地资源从1982年的53.32×104hm2变成2000年的17.17×104hm2,减少了67.8%;而水田面积却增加了38.5倍,同时,旱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该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近20年来该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动态变化,探讨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土地利用与湿地之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湿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2.
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外排井下涌水下的铜可对鱼类养殖业水体的地表水质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帷幕注浆堵水工艺可防止大面积地表塌陷的发生,对难以避免的局部,小规模塌陷提出了生态安全的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123.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仅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还为旅游业的后续开发提供条件。分析了大理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4.
骆马湖为一浅水湖泊,具有典型的过水性特征,其已经处于中一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骆马湖富营养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入湖河道携入大量营养物质入湖和水生植物的破坏是骆马湖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骆马湖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入湖口人工湿地和建设骆马湖生态湖滨等生态建设的建议。通过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实现骆马湖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25.
"农家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向明 《云南环境科学》2003,22(Z1):118-12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生态经济是我国整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农家乐"的生态建设问题在农村具有以点带面的典型意义.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农家乐"的开发、利用、建设方面的问题,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6.
Oxidation-absorption technology is a key step for NOx removal from low-temperature ga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O3 concentration (O3/NO molar ratio = 0.6), F-TiO2 (F-TiO2), which is cheap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as been prepared as ozonation catalysts for NO oxidation. Catalytic activity tests performed at 120°C showed that the NO oxidation efficiency of F-TiO2 samp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iO2 (about 43.7%), and the NO oxidation efficiency of F-TiO2-0.15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65.3%. Combined with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talysts and the analysis of active spec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F sites and oxygen vacancies on F-TiO2, which coul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nomolecular O3 into multi-molecule singlet oxygen (1O2), thus promoting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NO to NO2. The oxidation reaction of NO on F-TiO2-0.15 follows the Eley-Rideal mechanism, that is, gaseous NO reacts with adsorbed O3 and finally form NO2.  相似文献   
127.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的动态试验和配套的静态试验 ,考察致变因子COD/SO2 - 4比制约的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结构、优势种群的组成和生态演替的规律 ;阐明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 ;揭示乙酸型顶极群落内平衡与反馈调节的生理代谢机制 ,并以因变因子 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来表征生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三维实现生态位  相似文献   
128.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及生态平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按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为:原始阶段---生态自然平衡,古绿洲分布在河流下游;初级阶段---生态平衡失调,旧绿洲移向山前平原;低效阶段---生态环境恶化,新绿洲多分布在旧绿洲外围;合理阶段---生态恢复改善,绿洲由外延转向内部挖潜;高效阶段---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绿洲面积稳定生产力显著提高。现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仅为低效阶段,必须加速水利建设,尽快实现合理、高效利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9.
基于营养液培养,添加外源稀土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配体PO43-(Pi)及有机配体柠檬酸(Cit)对小麦器官中稀土元素积累和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i水平对小麦根中的稀土总含量(∑REE)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叶中∑REE含量;而不同Cit水平对小麦根、叶中∑REE含量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对照植物(无Pi、Cit添加)中,稀土元素在小麦根中具有中稀土(MREE)富集及M-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叶中有重稀土(HREE)富集及W-型四重效应分布特征.不同Pi处理对四重效应无明显作用,但进一步加强HREE在小麦叶片中的富集.添加柠檬酸使对照植物根和叶中的分异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时(Cit≥150μmol.L-1),小麦根和叶中出现轻稀土(LREE)富集.  相似文献   
130.
Taking Huize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landscape structure(landscape element structure, landscape type structure, landscape spatial structure, landscape succession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land use.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agricultur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harmony with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