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0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1967篇
安全科学   983篇
废物处理   270篇
环保管理   823篇
综合类   3637篇
基础理论   983篇
污染及防治   983篇
评价与监测   419篇
社会与环境   257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Residual ammonium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mainstream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N/A),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mainstream PN/A wa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with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residual ammonium. PN/A deteriorated as the residual ammonium decreased to below 5 mg/L, and this was paralleled by a significant loss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and an increasing nitrite oxidation rate.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ow-ammonium condition directly decreased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via two distinct mechanisms. First, anammox bacteria were located in the inner layer of the granular sludge, and thus were disadvantageous when competing for ammonium with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AOB) in the outer layer. Second, the 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 (comammox) was enriched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because of its high ammonium affinity. Both AOB and comammox presented kinetic advantages over anammox bacteria. At high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 we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even when their maximum activity was high due to competition for nitrite with anammox bacteria.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the decrease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led to an increase in nitrite availability for nitrite oxidation, facilitating the activation of NOB despite the dissolved oxygen limitation (0.15–0.35 mg/L) for NOB persisting throughout the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deterioration of mainstream PN/A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was primarily triggered by a decline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This study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mainstream PN/A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厌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和系统中泥龄、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厌氧释磷以及有机物的吸收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区停留时间lh,系统泥龄5d,曝气2h,进水有机物浓度COD/TP=60--70,选择器中释磷效果及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可去除进水中78%的COD。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试验运行过程中,SVI一直保持在30--40ml/g左右。  相似文献   
103.
刘琴  吕锡武  王阿华 《环境科技》2005,18(4):19-20,23
江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4万m^3/d,分两期建成,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不经消化的带式脱水工艺。在此主要叙述了各工艺构筑物的设备配置、功能、设计参数及二期工程的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4.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5.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6.
UV/TiO_2/H_2O_2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冬梅 《环境工程》2003,21(4):23-24
用UV TiO2 H2 O2 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表明 ,当TiO2 、H2 O2 的投加量分别为 2 0g与 1% ,反应时间为3h时 ,CODCr、Oil、Ar OH、NH3 N、S2 -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73 %、83 %、86%、5 0 %、10 0 %。此处理工艺具有除臭、除色、快速高效、不产生污泥等优势。实验过程探索了TiO2 、H2 O2 的用量对各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 ,并设计了有实用意义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107.
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滑体植被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太堡矿南排土场滑体整治模式,通过植被减少滑体侵蚀及水土流失,改善了滑体的生态景观,对滑体安全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8.
GIS/ES技术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探讨了GIS/ES技术应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的可行性及途径,指出利用GIS/ES技术建立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09.
粉煤灰对矿井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静态热力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对矿井水中Pb^2+,Zn^2+,Cu6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着重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粉煤灰活化程度等因素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云  吴季茂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0):22-25,42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类新型超高效除草剂,大约包括2V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于禾谷作物防除阔叶杂草以及某些禾本科杂草,该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残留浓度〈1μg.kg^-1水平。常规的分析方法包括生物鉴定,酶免疫分析,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MS联用后,可以准确测定复杂环境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痕量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