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别采集108个农田土壤和48个不同深度建设用地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测定分析。农用地所有监测点位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Pb,Zn和Cu;其中Cd和As污染面积最大,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地区。建设用地土壤中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和Pb;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3种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最大污染深度可达11 m。对于农用地土壤,元素As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在经口摄入途径中对成人和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在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于建设用地的土壤,As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82.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其上生长的玉米植株及其根部土壤Pb含量,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周边农田生长的玉米根、茎、叶和籽实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9.17mg/kg、99.2mg/kg、142.86mg/kg、79.18mg/kg;②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Pb含量为1126.12—3640.25mg,/kg,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7.5~25.8倍;③13个玉米样品籽实Pb含量超过了我国粮食卫生标准(NY861-2004)的19.1—588.9倍;④玉米根部土壤Pb含量和玉米叶片中的P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3.
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对宝鸡市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围灰尘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地积累指数和富集因子评价方法评价了灰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铅锌厂周围灰尘中Cu、Pb、Zn、Cr、Ni和V的几何平均含量分别为123.1、1449.1、2082.1、1085.0、840.和81.8mg·kg-1,均明显高于陕西省表层土壤背景值,分别为陕西省表层土壤背景值的5.8、67.7、30.0、17.4、1.4和1.2倍.距离铅锌厂500m范围的灰尘中Cu、Pb、Zn、Cr、Ni的含量最高.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长青镇铅锌厂周围灰尘中Cu、Pb、Zn、Cr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铅锌厂的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而Ni和V则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84.
北武夷梨子坑火山盆地流纹斑岩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子坑火山盆地位于北武夷中生代月凤山—梨子坑火山岩带东段,已知铅锌(铜、银)矿体或矿化呈细脉-浸染型、脉状,产于流纹斑岩脉的内外接触带及其外侧围岩中,发育钾化、绿泥石化、硅化、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斑岩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SiO2、富碱、高K2O、高钙铁、低镁、K2O/Na2O值偏高的特点,为强过铝质岩石。w(ΣREE)值为76.28×10-6~222.54×10-6,ω(ΣLREE/ΣHREE)比值较大,为4.08~12.30,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成矿流纹斑岩形成于137±2.1Ma(SHRIMP锆石U-Pb法)~138.8±1.4Ma(LA-MC-ICPMS锆石U-Pb法),属早白垩世。铅锌矿属于次火山斑岩脉型铅锌(银铜)成矿系列,划分为次火山斑岩脉型和次火山热液破碎带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5.
顾会  赵涛  高月  孙荣国 《地球与环境》2022,50(4):506-515
以贵州省丹寨县兴仁镇某典型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土壤中Pb、Zn、Mn、Cu、Cd、Hg、As的含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PN)和地累积指数法(Igeo)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Pb、Zn、Mn、Cu、Cd、Hg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是贵州省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0.69、1.51、0.89、0.99、0.21、15.36、0.36倍,其中,Cu平均含量与背景值接近,Zn、Hg平均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Pb、Zn、Mn和Cd在尾矿堆积区含量较高,Cu、Hg和As含量较高的区域分别为尾矿堆积区下游村寨、尾矿堆积区农田和尾矿河流区下游河流分支口。Pb、Zn、Cd、Hg和As为强变异(CV>0.30),空间异质性强,可能受人为来源控制。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发现,研究区土壤Hg处于较高生态风险等级偏重污染水平(PN>3),是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铅锌矿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Pb、Zn、Cd复合污染。PCA与PMF源解析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受矿业污染源、工农业污染源和自然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6.
李俊凯  张丹  周培  刘群录 《环境科学》2018,39(8):3845-3853
为了筛选可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材料,测定了南京市某铅锌矿采矿场土壤及样地内14种优势植物中Cd、Cr、Cu、Mn、Pb、Zn的含量,并分析了采矿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14种植物对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Cd、Mn、Zn、Pb的污染最为严重,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45.71、11.68、10.40和4.46;样地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33.45,也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尽管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同,14种优势植物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重金属耐受能力,其中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和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对6种重金属均表现出很高的富集能力.所有植物体内Zn含量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但仅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对Zn的生物富集系数大于1,其他植物的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均小于1.14种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较高,其中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和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对6种重金属的生物转移系数均大于1.根据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机制,可将14种植物分为3类:富集型植物,如菊芋(H.tuberosus)、野菊(D.indicum)、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马唐(D.sanguinalis)、山莴苣(Sonchus brachyotus)、龙葵(Solanum nigr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根部囤积型植物,如井栏边草(P.multifida)和络石(T.jasminoides);规避型植物,如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蛇莓(Duchesnea indica)、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和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相似文献   
87.
宁蒗地区白牛厂铅锌矿区位于区域性牛窝子-罗卜地帚状构造的内旋断裂带-白牛厂弧形断裂的折拐部位。该部位喜马拉雅晚期隐伏合矿斑岩体发育,其围岩地层一下二叠统(P1x)灰岩亦具一定的含矿性。由白牛厂弧形断裂伴生的低级次日牛厂帚状断裂构造带又为本区矿液运移和矿体赋存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在白牛厂隐伏斑岩体与共围岩(P1x灰岩)的外接触带、构造叠合地段,有望形成斑岩体外接触带热浪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lead in soil collected from a former smelter site in Sandy, Utah, USA. Sprague-Dawley rats (approximately 4 weeks of age, 5 of each sex in group) were given either soil lead or lead acetate mixed in a purified diet (AIN-93G ) at fou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or 31 consecutive days. Food consumption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ompute mean daily lead exposures for the soil lead and lead acetate groups. The lead acetate treatment yield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lead in the blood and bone than the soil lead treatment. Mean blood lead values ranged from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3 g dL–1) to 27.25 g lead dL–1 for the lead acetate groups at dose levels of 0.10–2.91 mg lead kg body weight–1 and from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to 8.8 g lead dL–1 for the soil lead groups at doses of 0.11–3.43 mg lead kg body weight–1. At these same doses, mean bone values ranged from 0.52 to 26.92 g lead g–1 for the lead acetate groups and from 0.64 to 13.1 g lead g–1 for the soil lead groups. Relative per cent bioavailability was estimated by modelling the dose-blood concentration curves for the lead acetate treatment and the dosed soil lead treatment, and then comparing doses that produce an equivalent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The ratio of the doses of lead acetate and soil lead that produced the same tissue response (i.e., concentration) provided an index of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For lea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soil lead relative to lead acetate was 41% at a blood concentration of 6 g lead dL–1.  相似文献   
89.
洛坝铅锌矿废弃不同时间渣地植被恢复演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甘肃省徽县洛坝铅锌矿不同废弃时间的废渣地进行的化学分析表明,其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Pb和Zn,其w(Pb)和w(Zn)最大值分别为6 298和480 800 mg/kg. 重金属在废渣地中的质量分数随废弃时间的增长而减少;对废渣地恢复植被演替调查发现,Pb和Zn是影响植物自然演替的限制因子. 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洛坝废渣地进行了植被恢复演替调查. 结果表明:从废弃时间序列上看,废渣地植物种类在增加、荒漠化在逆转,3,6和11 a的废渣地植物数分别为12,17和40种;从废渣地植被恢复演替序列上看,各时期植物都在更替,3 a废渣地以野艾蒿(Artemisia vulgaris)+升马塘(Digitaria sanguinalis)+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群落为主;6 a废渣地以野艾蒿+针叶蒿(Tripolium vulgare)+商陆(Phytolacca acinosa)+小蓬草(Erigeron annuu)群落为主;11 a废渣地又增加有固氮植物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苜蓿(Medicago lupulina)及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成功定居,已形成草-灌-乔简单植被结构.   相似文献   
90.
贵州省几个典型金属矿区周围河水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矿山的开采、冶炼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对贵州省杉树林铅锌矿、榨子厂铅锌矿、赫章县后河土法炼锌区、万山汞矿周围水体的重金属(Cr、Mn、Fe、Cu、Zn、As、Se、Cd、Pb)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流对矿区尾渣堆的冲刷可以导致河水中悬浮颗粒物迁移很远,溶解态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悬浮颗粒物释放的影响。颗粒物少的河水溶解态重金属含量低,如榨子厂和万山;颗粒物多的河水则溶解态重金属含量高,如杉树林和赫章后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