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61篇
综合类   964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与职业健康的关系,发现职业伤害赔偿存在一系列问题,证实进一步对职业伤害赔偿问题进行探讨是必要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风险交易理论和国内人力资本理论,参考以人力资本法为中心的生命价值理论,提出职工生命价值理论及职工生命价值曲线。然后根据职工生命价值理论,建立了涵盖职业劳动价值、业余劳动价值及精神价值的职业伤害赔偿办法,而考虑业余劳动价值,更加符合我国居民的生活状态。为保证职工生命价值的实现,顺利解决伤害赔偿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此职业伤害赔偿管理与落实计划。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以1 000 L甘薯乙醇为单位功能单元,将甘薯乙醇生产体系分成作物种植、原料运输和乙醇转换等3个单元,对其生命周期能耗与环境排放进行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比较习惯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下甘薯乙醇生命周期9类环境影响潜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施肥模式下甘薯乙醇生产体系的生命周期能源效率分别为1.41和1.43。习惯施肥模式下甘薯乙醇生命周期主要环境影响类型包括人体毒性、富营养化、酸化、淡水生态毒性、能耗和全球变暖,其环境影响潜力分别相当于2000年世界人均影响潜力的40%、40%、31%、29%、25%和20%。测土配方施肥降低了化学氮肥和磷肥使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和甘薯单产,使富营养化、淡水生态毒性、酸化和全球变暖潜力分别降低了31%、15%、9%和7%。可见,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可改善甘薯乙醇生命周期的能源效率并显著缓解其负面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93.
HALT试验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LT试验是产品设计研发初期发现新产品应力缺陷的有限而快速的试验方法.相对于一般振动试验,其可达到的频率范围较高,且可实现六自由度振动和快速温变的综合.相对于一般环境试验中的高低温试验,其温变速率快很多.鉴于此试验方法的优越性,HALT试验在电子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中已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94.
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政策循环为理论方法,以政策工具为手段,实现荷兰环境和规划领域的法典化,对于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亟须解决的法规重叠、权力交叉、程序复杂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在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立法背景的基础上,梳理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的改革方向,以期探究其对于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的政策启示: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运用政策循环和政策工具整合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深化简政放权,坚持放管并重;增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索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2)交换特性及其营养控制因素,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区域气象水文参数、碳酸盐平衡参数、营养元素及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CO2分压(pCO2)的空间变化调控因素,pCO2与总氮(TN)、总磷(TP)和TOC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耦合关系,对比了该研究河流与世界河流的CO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芙蓉江水-气界面CO2交换速率(k)在2.71~13.0 m·d-1范围内,pCO2在78.5~21491.2 Pa范围内,且支流高于干流;河流表层水体TOC、TN和TP分别为(302.8±50.1)、(128.9±67.9)和(0.65±0.98)μmol·L-1,整体表现为磷限制营养状态;河流pCO2与磷及其相关的化学计量比显著耦合,说明微生物新陈代谢是河流CO2饱和的主要原因;芙蓉江水-气界面CO2排放通量(F)为(534.5±801.4) mmol·(m2·d)-1,高于一些世界河流,具有巨大的CO2排放潜力.  相似文献   
996.
围绕社会影响理论、煤矿安全氛围、外溢效应的内涵,通过资料分析和计量统计方法,甄别出社会影响动机主要包含3种动机、煤矿安全氛围主要包含7大因素、外溢效应主要包含3种方式,经分析制定社会影响动机下煤矿安全氛围对矿工生活的外溢效应调研问卷,对4个煤矿260名矿工展开调研。运用SPSS17.0和AMOS7.0,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未考虑社会动机下煤矿安全氛围对矿工生活外溢效应进行潜变量路径分析;加入社会影响动机后煤矿安全氛围对矿工生活外溢效应进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997.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IMPACT2002+ to estim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roducing printing and writing paper, which is entirely made with wastepaper. To confirm and add credibility to the study, uncertain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Printing and writing paper produced from wood pulp was assessed for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 the wood pulp contained scenario, printing and writing paper made from wastepaper represented environmental benefit on non-carcinogens, respiratory inorganics, global warming, and non-renewable energy categories. In both scenarios, the technologie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non-carcinogens, respiratory inorganics, terrestrial ecotoxicity, global warming, and non-renewable energy.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hnologies on the way other categories affect the environment was negligible. Improved efficiency 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decreased transport distance from raw material buyers to suppliers, and change in the end-life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from landfill to inciner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in reduc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相似文献   
998.
滤袋使用寿命预计的必要性及其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预测袋式除尘器用滤料使用寿命的意义,在评价现用预测方法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寿命”为基础。以除尘器运行工况、抽样检测数据为依据,判断滤料“剩余寿命”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铁路运输是最安全的陆上交通方式,铁路投资相比较其他陆上运输方式可以带来更多的安全效益,对于铁路投资的安全效果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往往被忽略,从而低估了铁路的投资效果和发挥的重大作用,因此,加强对铁路投资安全效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定义了铁路投资的安全效果组成,将其区分为减少的资源消耗、减少的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身心痛苦、减少的死亡者的生命价值3类,并重点分析了生命价值的测评方法,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并切实可行的铁路投资安全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探讨了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的可行性和生物膜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