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15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2篇
综合类   640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0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本文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史、定义、技术框架及主要内容,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环境管理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72.
综合产品环境审计工具: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寿兵  胡聃  杨建新 《环境科学》2000,21(3):27-27-30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内容之一 ,是定量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从原材料采掘到最终处理 )环境负荷的重要工具 ,也是实施产品全过程环境管理的重要审计工具 .系统地论述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实施步骤、方法和相关的概念 .  相似文献   
973.
绿色产品寿命周期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寿命周期评估方法出发 ,根据层次分析法中的相对标度理论 ,充分利用了专家的宝贵经验 ,统一了可定量和可定性的众多复杂因素 ,建立了一种新颖的绿色产品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也是一种较为有前途的产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74.
975.
基于LCA方法的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其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因此,本文选择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作为清洁生产审核工具,对大连某水泥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本文在调研水泥工艺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开采、运输、生料制备、煤粉制备、熟料煅烧及水泥粉磨阶段进行清单分析与建模.采用了生命周期评价软件Gabi4进行清单计算与分析,评价模型为CML2001Dec07特征化模型.在整个水泥生产过程中考虑了全球变暖,人体毒性,环境酸化等环境影响类型,得出整个生命周期中石灰石和煤炭的资源能源耗竭潜值和资源消耗量最大,而环境排放影响中熟料煅烧阶段对各个类型的环境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几个阶段,同时熟料煅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影响最严重.最终根据评价分析结果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并提出了清洁生产方案,并且在清洁生产方案中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余热发电方案,进行余热发电清洁生产方案前后环境影响比较和清洁生产方案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976.
产业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起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借助于能源分析方法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发展成为具有基本概念和技术框架的环境管理工具。该研究方法已被企业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消费者组织所采纳,用于企业产品开发,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产品消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国际标准化正处于积极探索研究之中,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生态与环境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977.
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定电位电解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性能,结合其特点,提出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8.
将时间因素和生物碳通量纳入林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通过动态生命周期分析法(Dynamic Life Cycle Assessment,DLCA),确定林产品生产、使用和废弃阶段替代化石能源的净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森林碳损失的净弥补时间。首先,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和封存的动态生命周期清单,评估刨花板全生命周期的碳动态和碳足迹;其次,根据ISO 14040和PAS 2050标准提供的静态生命周期分析法分别核算包含与不包含碳储计算的碳足迹,量化时间因素和生物碳通量对于碳足迹结果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后,对比自然生长状态的森林碳汇情境,评估刨花板使用和废弃阶段替代化石燃料实现净气候减排所需的时间。研究表明:①时间因素和生物碳通量核算对碳足迹结果影响较大(223.34%),忽视时间因素会低估刨花板的减排贡献(18.98%)。②动态生命周期分析法可准确评估生物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时间问题,但对时间范围非常敏感(75.19%和113.25%)。③生产、使用林产品以及林产品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实现长期气候减排的有效方式,在100a的时间范围能够弥补因森林砍伐造成的碳损失,从而实现碳中性。  相似文献   
979.
Natural resources and raw materials such as metals and minerals are often taken for granted in today’s society. Without them, the offerings of an enormous variety of modern conveniences, including computers and mobile phones, would not be possible.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everyday items depends on a secure, sustainable, and reliable supply of critical raw materials. In addition, product development also requires new hybrid materials when targeting lightweight structures, etc. However, the mandatory recyclability of new products or materials is not obligatory or even prevailing practice in present manufacturing business. Therefore,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in this article is: “how to solve the challenge of recycling in industrial system?” In this articl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recycl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projects is presented. Simplified, this involves moving the challenge from the end of the product’s life cycle to the beginning, to the design or even to material development phases. Life cycle and system thinking and material know-how in the design phase are found to b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 new approach to recycling. This approach stems from the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market economy perspectives. Furthermor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to create uncertainty to recycling is also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980.
This article studie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 it circulates in social media, specifically in personal blogs and microblogs. It rests on a thematic analysis of a selection of Swedish language, personal, everyday life environment blogs active during 2011 and 2012 and the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connected to these blogs. Gibson's concept of affordances and Foucault's notion of governmentality are brought together to examine how material and 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 of social media and the structures of governmentality work together to engender a type of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iving that is rooted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Web, together with a view of society which is structured around choice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information is woven into the texture of the social on every level, including everyday life practices, and hence social media, as tools in such practices, contribute to shaping the way in which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iving is articulated, shaped, and filled with mea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