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9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290篇
安全科学   975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1441篇
综合类   4985篇
基础理论   821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63篇
评价与监测   467篇
社会与环境   691篇
灾害及防治   21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1年   6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述了山西省湿地的基本环境特征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山西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992.
近十年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生态工程近 1 0多年有进一步发展 ,研究和应用对象扩展为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目标明确为可持续发展 ,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与自然保护 ,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在充实“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态控制论的基础上 ,总结出生态工程设计的 8项原则。方法论发展为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 ,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 ,从机器的人工智能走向人的生态智能。技术路线发展了硬件、软件、心件耦合 ;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组合 ;调控复合生态系统全生态过程 ;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 ,寓废弃物处理于利用中 ;结构和功能纵横耦合成食物链网式、生命周期式、生态系统式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根据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总体框架,同时,针对环境容量资产、环境质量产品、生态产品资产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相应框架体系,提出了环境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决策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确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资产核算标准和方法、使我国生态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Despite the fact that virtual environments are increasingly deployed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 planning, physical and social disorder, and fear of crime, their ecological validity for this type of research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similar signs of public disorder (litter, warning signs, cameras, signs of vandalism and car burglary) in an urban neighborhood and in its virtual counterpart on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safety and livability of the neighborhood. Participants made a walking tour through either the real or the virtual neighborhood, which was either in an orderly (baseline) state or adorned with numerous signs of public disorder. During their tour they reported the signs of disorder they noticed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each of these affected their emotional state and feelings of personal safety. After finishing their tour they appraised the perceived safety and liv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 Both in the real and in the simulated urban neighborhood, signs of disorder evoked associations with social disorder. In all conditions, neglected greenery was spontaneously reported as a sign of disorder. Disorder did not inspire concern for personal safety in reality and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with a realistic soundscape. However, in the absence of sound disorder compromised perceived personal safety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Signs of disorder we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emotions more frequently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than in its real-world counterpart, particularly in the absence of sound. Also, signs of disorder degraded the perceived livability of the virtual, but not of the real neighborhood. Hence, it appears that people focus more on detail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than in reality. We conclude that both a correction for this focusing effect and realistic soundscapes are required to make virtual environments an appropriate medium for both etiological (e.g. the effects of signs of disorder on fear of crime) and intervention (e.g. CPT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5.
西安市灞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的技术资料和监测数据,对西安市灞河流域的水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灞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控制曝气量,使反应器中DO在0.13~0.74 mg/L之间,在常温下快速实现亚硝酸型硝化,然后增大曝气量使反应器内DO在0.7~3.36 mg/L之间,控制曝气时间1.5 h,考察系统内亚硝酸型硝化的维持情况。结果表明,14℃条件下,通过先控制低溶解氧浓度再控制曝...  相似文献   
997.
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冬作处理时后茬水稻生长期甲烷排放通量及土壤温度、土壤Eh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晴天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最大值出现在下午4时左右,最小值出现在凌晨4时左右,符合余弦函数变化规律;连续阴雨天甲烷排放通量有逐日降低的趋势,但其昼夜变化缺乏规律性。种稻盆钵土壤甲烷排放通量昼夜变化主要受0~10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而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关。  相似文献   
998.
单靠道德自律及经济、行政性处罚等手段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唯有加强法律作为硬性强制性手段,才能加大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常温低基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上向流生物滤池为反应器,以实验室内氧化沟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先培育好氧生物膜,后转为厌氧环境培育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常温低基质浓度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控制反应器进水pH为7.50~7.80,NH4+-N为30~40 mg/L,NO2--N为35~50 mg/L,温度为20~25℃。224 d以后,反应器启动成功。在稳定运行阶段,出水亚硝氮和氨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 mg/L和4.6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3%和90.1%,去除比例为1~1.8∶1,主要集中在1.4~1.5∶1,亚硝氮和氨氮去除的容积负荷分别为104.2 mg/(L.d)和146.0 mg/(L.d)。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安市2006年9月27日至2008年5月3日每日的SO2平均浓度时间序列为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前555个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ARIMA(1,1,2);利用神经网络中的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同样的样本进行训练,用这三种方法对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的SO2日均浓度值进行了预测,并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预测了同期PM10日均浓度值,最后比较了它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浓度预测都是可行的,其中RBF神经网络法的预测误差最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