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94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本文对国内外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作了总结:(1)有机质丰度及其影响因素;(2)有机质赋存形式;(3)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恢复方法和原理;(4)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热成熟度研究。这四个方面是评价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前景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近年来我们研究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结垢是反渗透水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碳酸钙是最常见的垢型之一。介绍了碳酸钙垢的形成及危害,通过加入微量聚合物抑制其结垢,并采用电镜对膜表面碳酸钙垢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添加上述聚合物能有效阻止碳酸钙垢生成。  相似文献   
13.
混凝沉淀法处理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锰锌铁氧体生产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 ,悬浮物去除率可达 99.9% ,浊度去除率可达 99%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山东烟台金斗山金矿非金属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烟台金斗山金矿内的贯通性非金属矿物石英及碳酸盐类的化学成分、晶体习性、流体包裹体和天然热发光特征做了研究 ,结果表明 ,矿床的主成矿阶段的环境介质为酸性偏中性 ,富矿和贫矿石英的热发光曲线均为双峰型 ,但峰点温度、总积分强度有显著差异。碳酸盐类矿物的总体演化趋势为从富镁铁向富钙方向演化 ,碳酸盐热发光曲线的峰型和积分强度是判别成矿期和非成矿期碳酸盐的可信参数。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文山县当前饮用水源中铁锰超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周边环境对文山县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阐述了饮用水中铁、锰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解决饮用水中铁锰超标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艺启动研究,采用差滤速和同滤速2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结果表明,2种启动方式分别在106,59d启动成功.同滤速启动可以有效的缩短两级生物净化的启动时间,铁、锰、氨氮去除负荷可达110.69,18.80,19.54g/(m2·h),沿程分析发现,铁在一级滤柱的60cm处即被去除至痕量;85.08%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沿程各段去除均匀,14.92%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率和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受滤速及进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大,33.72%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66.28%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与红粘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红粘土的分布特征、土体构造特征及土性特征入手,系统研究红粘土的成因,包括研究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与红粘土的相互作用、红粘土的物质来源、土中矿物的种类和形成条件;着重分析碳酸盐岩地表岩溶的作用、特点对红粘土形成的重要影响;认为碳酸盐岩地表岩溶作用和红土化作用是红粘土特殊成因中的两种最重要的地质作用,而前者不仅是控制红粘土性质的主要因素,还影响成土后期的土质演化过程。红粘土特殊性的本质源于特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The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OMS-2)-supported Co (xCo/OMS-2; x = 5, 10, and 15 wt.%)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via a pre-incorporation route.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ere used as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2000 ppmV).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hydro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techniques. Among all of the catalysts, 10Co/OMS-2 performed the best, with the T90%, specific reaction rate at 245°C, and turnover frequency at 245°C (TOFCo) being 245°C, 1.23 × 10−3 moltoluene/(gcat·sec), and 11.58 × 10−3 sec−1 for toluene oxidation at a space velocity of 60,000 mL/(g·hr), respectively.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10Co/OMS-2 were due to more oxygen vacancies, enhanced redox ability and oxygen mobility, and strong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Co species and OMS-2 support. Moreover, in the presence of poisoning gases CO2, SO2 or NH3, the activity of 10Co/OMS-2 decreased for the carbonate, sulfate and ammonia species covered the active sites and oxygen vacancies,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tivation treatmen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partly recovered. The good low-temperature reducibility of 10Co/OMS-2 could also facilitate the redox process accompanied by the consecutiv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the adsorbed O2 and the cobalt or manganese ions. In the oxidation process of toluene, the benzoic and aldehydic intermediates were first generated, which were further oxidized to the benzoate intermediate that were eventually converted into H2O and CO2.  相似文献   
19.
碳酸锶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锶因电子工业飞速发展而身价百倍,但其生产废水的直接排放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对水体、农业、渔业、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等多种因素调查,掌握了碳酸锶废水污染成因,同时提出了资源再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滤池被广泛运用于饮用水厂中,前期研究发现某水厂生物滤池处理含砷地下水时,一方面三价砷可被生物氧化锰氧化为五价砷,另一方面滤池系统中存在的微生物砷还原酶可促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而滤池表面存在的这种微生物竞争关系会影响滤池的稳定性及处理效率.为探讨其内在机制,本研究选取1株锰氧化模式菌(Pseudomonas sp.QJX-1)和1株砷还原模式菌(Brevibacterium sp.LSJ-9),考察在Mn2+、As(As3+、As5+)共存时,两菌株对空间、营养物质以及对砷氧化/还原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反应时间,Mn、As质量浓度/价态不同,三价及五价砷体系中,Pseudomonas sp.QJX-1生成的锰氧化物在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占主导地位,即能迅速氧化本身存在的As3+(三价砷体系)和砷还原菌产生的As3+(五价砷体系),最终两体系中砷都主要以As5+的形式存在.PCR及RT-PCR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锰氧化菌功能基因(cum A)抑制了砷还原酶(ars C)的表达,锰氧化菌16S rRNA表达量始终比砷还原菌高两个数量级,即锰氧化菌在生长竞争过程中占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是决定出水中砷价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