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988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1483篇
基础理论   571篇
污染及防治   224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某铅锌矿坑口周围具有重金属超积累特征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植物修复中Cd-Pb-Cu-Zn复合污染的超富集植物缺乏研究,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方法,对青城子铅锌矿各主要坑口周围17科31种杂草植物进行其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和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3种植物地上部对Cd的富集系数均>1,且地上部Cd含量大于根部Cd含量,具备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很大。以杂草为对象筛选超富集植物很可能获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992.
转Bt基因克螟稻秸杆对淹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克螟稻Bt基因表达最高期秸杆和同一时期亲本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可培养厌氧细菌数量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亲本对照相比 ,培养初期克螟稻秸杆的添加对淹水土壤厌氧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数量产生了显著性影响 ,但培养后期这种显著性差异基本消失 .PCR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指纹图谱和主成份分析 (PCA)结果表明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培养的第 3周和第 5周达到显著性差异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伸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间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逐渐减小 .到培养的第 1 1周 ,两种秸杆处理土壤间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基本消失 .尽管如此 ,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秸杆处理土壤中可培养厌氧性细菌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均与纯土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 .试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培养的条件下 ,没有观察到转Bt基因克螟稻秸杆对淹水土壤微生物明显的长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乌江流域大气降雨中不同形态汞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12月测定了乌江流域5个水库库区大气降雨中不同形态汞的浓度.结果表明,总汞、溶解态汞、颗粒态汞、活性汞、甲基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7.49~149.13ng·L-1、1.23~10.02ng·L-1、5.76~141.92ng·L-1、0.56~2.94ng·L-1、0.082~0.821ng·L-1.降雨中颗粒态汞为主要形态,约占总汞比例的67.6%~96.1% (平均87%),活性汞、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分别为5.1%和0.68%.除活性汞外,其它形态汞的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冬春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而不同形态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降雨中汞的浓度主要受降雨量及燃煤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我国近地层臭氧污染对水稻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近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和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对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和冬小麦的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和实验品种的变化,两种作物的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对O3的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的产量均随O3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的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的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的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的O3剂量反应方程和O3浓度预测数据,对未来我国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和冬小麦的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和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的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的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的选育,这对降低O3的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重庆市汞污染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重庆市区汞污染状况,2004年9~11月,同步观测了重庆市近郊铁山坪小流域(TSP)和观音桥(GYQ)两个区域的全沉降、穿透水、地表径流和土壤中的总汞含量,估算了小流域中汞的输入输出通量,分析了城区和郊区的大气汞沉降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汞污染。在TSP,湿沉降是汞输入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在TSP,细颗粒是大气汞的主要来源,表层土则是大气汞的一个主要的汇。GYQ区域的汞污染比TSP相对严重。在GYQ,除了湿沉降以外,干沉降是汞来源的重要形式,表明在GYQ,粗颗粒可能对大气汞有很大的贡献。因此,本地源的排放对城区的影响比对郊区的影响大,尤其是城区火电站附近的土壤样品比郊区土壤的汞含量高很多,说明火电站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废锌锰电池回收利用中的正交实验,研究蒸馏温度、系统压强和蒸馏时间对去除汞的综合影响;寻找去除汞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实验结果,使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锌锰电池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500~600℃,蒸馏时间60~80 min,系统压强3000~7000 Pa.  相似文献   
997.
古水稻土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判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测定了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 000a)遗址2个剖面表层土壤、古代水稻土和古代旱地土壤、以及底层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分别为202.9μg·kg-1和207.7μg·kg-1,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古水稻土中PAHs含量明显降低,仅为56.0μg·kg-1,但高于古旱地土壤及底层土壤。古旱地土壤及底层土壤PAHs含量在32.0~36.9μg·kg-1.古水稻土中,2环和3环所占比例较大,达63%,萘和菲含量最高,而4环以上的多环芳烃含量较低.Phe/Ant和BaA/Chr比值和有机质13C-NMR图谱显示,古水稻土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水稻秸秆的焚烧,同时还原条件下的生物合成可能是其另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8.
土壤施硅对水稻吸收砷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郭伟  朱永官  梁永超  刘文菊  陈正 《环境科学》2006,27(7):1393-139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2种砷污染土壤中施加硅对水稻幼苗吸收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硅没有显著提高幼苗期水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也没有显著影响低砷土壤中水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磷浓度,却使高砷土壤中水稻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增加18%~39%,但对地下部磷浓度影响不大.同时与不施硅相比,无论是否调节硅酸钾溶液的pH值,施加2种浓度的外源硅均显著降低水稻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砷浓度.在低砷土壤中施加2种浓度的外源硅使水稻植株地上部砷浓度降低36%~59%,地下部砷浓度降低15%~37%.在高砷土壤中加硅,地上部砷浓度降低42%~58%,地下部砷浓度降低70%~82%.此结果与水培试验结果相一致,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生物膜对汞的蓄积因素,研究了不同深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季节等条件对黄浦江生物膜中汞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存在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中有机质含量较高(7.5%~14.5%);生长时间,水深,季节都是影响生物膜中汞元素蓄积的重要因素;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生长时间越长,生物膜中汞元素含量越高;生物膜中残渣态(41.98%)和有机质结合态(27.89%)的汞含量比较高,碳酸盐结合态(10.1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5.33%)的汞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为查明德阳绵竹市某磷石膏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定治理优先权,对堆场周边土壤、水稻协同采样并测定分析,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磷石膏堆场周边水稻土污染特征、稻米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食用风险,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磷石膏堆场周边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与采样点和尾矿中心距离负相关,距离越近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