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391篇
基础理论   289篇
污染及防治   21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含纤维素废水生物水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植物或动物纤维所产生的高浓有机废水,含短小纤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蜡质、果胶及其分解产物(糖、脂肪酸、醇等),较难生物处理,属含纤维素废水。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表明,生物水解对含纤维素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可予分解并提高度水可生化性:在常温、PH约9.5时,水解池污泥浓度达6.5~16.0g/L,容积负荷达2.9kgCOD/m^3.d,COD去除率为24—36%,VFA提高3.9—5.1倍,BOD/COD提高12~16%。分析认为:中温、酸性,纤维素、木素含量低时,水解效果应更好。  相似文献   
23.
PFU微型生物群落水质鉴别及群落参数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PFU微型生物群落参数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汉江两条污染带11个站 和湖南常德市水系15个站点所属水质组别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所得典型鉴别函数能够对水质组别作出有效的鉴别,分类函数对站点的水质组别分类正确率达到96%;群落参数对化学综合污染指数的响应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群落的变化存在一定模式。  相似文献   
24.
采用PCR—DGGE技术,对降解PCP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时空分布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P负荷增加与污泥的颗粒化,污泥真细菌、古细菌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反应器内上下层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相似,真细菌相似性Cs在71.4~77.6之间,古细菌Cs在70.4~76.7之间.反应器一旦受污染物负荷冲击干扰,反应器上下层污泥真细菌组成相似性Cs降至43.3,古细菌降至35.2.测序表明,颗粒污泥中存在不可培养的脱氯细菌,优势产甲烷细菌为Methanosaeta concilii、Methanobacterium sp.、Methanobrevibacter sp.和Methanothfix soehngenii.  相似文献   
25.
多种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从印染、毛纺等废水处理场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3株对36种染料有脱色能力的细菌。其中三株转化单胞菌D_(32),D_(33),D_4分别对29种染料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其完整细胞对单一染料的脱色活力达2.6mg·g~(-1)(细胞湿重)·h~(-1)。对脱色反应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26.
Two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nitrile polluted soils, and identified as Corynebacterium boffmanii and Arthrobacter flavescens. Acetonitrile, propionitrile, butyronitrile and acrylonitrile were degraded by these bacteria to yield corresponding amides, carboxylic acids and ammonia. The nitrile-degrading abilities of these strai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rates for the nitrile were nearly 100%, after these bacteria were grown in medium containing 10000 ppm of aceto-, propio-, or butyronitrile at 28 ℃ for 24h. When the reaction mkture consisting of 5000 ppm of above mentioned nitriles or acrylonitrile and 20g (dry cell) /L resting cells of the two strains in 0.06mol/L phosphate buffer (pH7.5) was incubated separately at 25 ℃ with moderate shaking for 15 or 45 min, the nitrile could be degraded completely. The optimum growth conditions for C.hoffmanii and A.flavescens were studied as well.  相似文献   
27.
采用基于 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 ,在长度多态 (LPM)和 16SrDNA的GC含量二维水平分析了受重金属污染的活性污泥系统内细菌的优势种类和多样性 .设计的PCR引物可以将细菌分为三大类 :即 1)proteobacterialα&δ(变形杆菌α&δ) ,2 )pro teobacterialβ&γ(变形杆菌 β&γ) ,以及 3)flexibacter(屈桡杆菌 )和革兰氏阳性菌 .分析了未受重金属驯化和受重金属驯化的两类活性污泥系统在重金属作用下优势种和多样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未驯化的活性污泥系统多样性减少但优势种的变化微小 ,而驯化系统优势种有较大的变化 ,但多样性基本不变 .这一结果证实驯化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  相似文献   
28.
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与移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甲氰菊酯在南方菜地土壤中的降解和移动.得出了一些基本数据,为甲氰菊酯在菜地(旱地)生态中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9.
BOD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实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广泛底物具有外源呼吸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_4)。用该种菌株制成的BOD微生物传感器可在15min内完成一个样品BOD的测定。该法与传统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连续使用六周以上。  相似文献   
30.
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土壤生态平衡及合理开发自然保护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轻,旅游踩踏对所设3个试验区中3个层次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从旅游踩踏对3个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程度来看,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轻,背景区与缓冲区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遭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已受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