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297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1836篇
基础理论   525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取三江平原河滨湿地、沼泽湿地和草甸化湿地3种类型小叶章湿地0~20cm土壤,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总有机碳(T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基础呼吸(BR)、呼吸势(PR)、微生物熵(Cmic/Corg)和代谢熵(qCO2)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基础呼吸分别为46.60~75.44g.kg-1、1106.86~2319.42mg.kg-1和5.72~10.10mg.kg-.1h-1.河滨湿地和沼泽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基础呼吸、呼吸势和微生物熵均显著高于草甸化湿地(p0.01),而河滨湿地和沼泽湿地代谢熵明显低于草甸化湿地(p0.05).各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在河滨湿地和沼泽湿地间均无明显差异.因而,相对于河滨湿地和沼泽湿地,草甸化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处于较低水平,土壤总有机碳和水分含量低是限制草甸化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utcomes of a research project on nutrients build-up on urban road surfaces.Nutrient build-up was investigated on road sites belonging to residential,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land use.Collected build-up samples were separated into five particle size ranges and were tested for total nitrogen (TN),total phosphorus (TP) and sub species of nutrients,namely,NO 2- ,NO 3- ,TKN and PO 43-.Multivariate analyt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and to develop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n build- up.Da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olids loads on urban road surfaces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land use,antecedent dry period and traffic volume.However,the nutrient build-up process wa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land use.It was solely dependent on the particle size of solids build-up.Most of the nutr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icle size range 150 μm.Therefore,the removal of particles below 150 μm from road surfaces is of importance for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road surface solids build-up.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uild-up in the context of designing effective stormwater quality mitig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963.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阳极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对MFC的产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已稳定运行1 a的MFC的阳极室分离得到1株电化学活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RE7,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CMG 587有99%同源性,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利用菌株RE7构建的MFC的稳定产电和循环伏安曲线测定结果都表明,菌株RE7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利用菌株RE7构建的MFC的最大输出电压为352 mV,相应的最大面积功率密度为69.2 mW/m2,体积最大功率密度为6.2 W/m3.由不同稀释比例的MFC排出液的产电效果比较可知,菌株RE7极有可能是通过自身分泌的氧化还原类物质进行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964.
基于大肠杆菌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并优化了大肠杆菌(E.coli Top10)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电极,探讨了其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生物急性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E.coli微生物电极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基于衰减期E.coli菌株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的稳定性和灵敏性降低;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测试得Hg2+、Cu2+、Zn2+、邻氯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对E.coli的EC50分别为0.6、3.1、5.8、180和94 μg/mL,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在冰箱中4℃保存2个月,仍能很好地满足毒性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5.
用高浓度对苯二甲酸溶液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高浓度对苯二甲酸(TA)溶液为底物,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效果.以厌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体,经过210 h驯化,开路电压达到0.54 V,证明了TA可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底物进行产电.深入研究了不同pH值和底物浓度对产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pH为8.0时,负载两端(R=1 000 Ω)电压最大,底物浓度越高,负载两端电压越大,并逐渐趋近于一个最大值,通过Monod方程回归得到该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max为0.5 V,Ks值为785.2 mg/L.当底物浓度(以COD计)为4 000 mg/L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96.3 mW/m2,库仑效率为2.66%,COD去除率为80.3%.  相似文献   
966.
三峡水库入库支流水体中营养盐季节变化及输出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三峡水库成库后,对三峡水库13条主要支流入库断面有机物、营养盐、生物量含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支流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叶绿素a(Chl-a)含量季节间差异较大.高锰酸盐指数范围为0.20~5.91 mg·L-1,COD含量范围4.06~30.2 mg·L-1,TN含量范围为0.542~7.44 mg·L-1,NH+4-N含量范围0.034~2.83 mg·L-1,TP含量范围为0.010~0.449 mg·L-1,Chl-a值范围为1.02~128 mg·m-3.支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中N含量丰富,部分支流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为P.除苎溪河外,其余支流Chl-a含量较低,仅为贫-中营养水平.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营养因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叶绿素a与有机物、营养盐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支流营养盐、有机物输出负荷主要受流量控制,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13条支流不同季节排放COD、高锰酸盐指数、NH+4-N、TN和TP范围分别为1 772~6 701、 380~1 875、 40.1~172、 249~922和9.97~50.5 g·s-1.三峡水库支流有机物、营养盐的排放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67.
再生水雾化导致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呼吸吸入是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暴露途径之一.本研究提出了呼吸途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喷洒强度和再生水雾化效率因子(雾化效率因子取值一般在0.003~0.01之间),确定再生水喷洒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排放强度.然后参考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计算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并考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衰减,得出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浓度.病原微生物的衰减计算与其自身衰减因子和环境影响因子有关.根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其在空气中的衰减因子在-0.23~0 s-1之间,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因子在0.016~73之间.最后结合呼吸速率和暴露时间求得呼吸途径的暴露剂量.根据易感人群年龄、性别和活动强度的不同,日平均呼吸速率在4.5~17 m3·d-1之间,小时平均呼吸速率在0.3~3.2 m3·h-1之间.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计算再生水利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绿化以及水景喷泉过程中因再生水雾化导致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  相似文献   
968.
张海涵  唐明  陈辉 《环境科学》2009,30(8):2432-2437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典型林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正确评价该生态恢复区土壤环境恢复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湿筛倾析法、涂平板法和BIOLOG法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4种典型林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孢子密度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沙棘AMF孢子密度为刺槐的2.24倍,顺序为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林木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林木土壤细菌对BIOLOG-ECO板中碳源的利用优势种类和利用程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大的碳源为14种和8种,柠条和沙棘土壤典型变量值的变异(离散)较小,而狼牙刺和刺槐土壤典型变量值的变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AMF孢子密度与细菌数量、氨基酸类、多胺类和芳香化合物类碳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总代谢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是与羧酸类、糖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相关性不显著(p>0.05).AMF孢子密度可以作为评价陕北黄土高原林木土壤细菌生理代谢类群及其多样性的环境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69.
以吡啶和葡萄糖为燃料的MFC产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对MFC的产电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构建填料型MFC,以吡啶和葡萄糖为混合燃料,以铁氰化钾为电子受体,对有机物在MFC中的降解以及产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阻为1 000Ω的条件下,MFC的最大输出电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吡啶初始浓度为500 mg/L,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00、250、100 mg/L时,运行周期逐渐缩短,分别为49.5、25.7、25.2 h;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48.5、36.2、15.2 W/m3,最高电压为623 mV.MFC可实现对吡啶的高效降解,24h内吡啶去除率高达95%,但葡萄糖的浓度对吡啶的降解速率影响不大;高浓度吡啶存在的条件下对MFC利用葡萄糖产电的性能影响不大.利用500 mg/L单一吡啶作为MFC的燃料时,无明显产电现象.MFC利用吡啶和葡萄糖作为混合燃料时,可以在实现吡啶降解的同时稳定地向外输出电能.  相似文献   
970.
应用基于16S rDNA 的高密度微阵列基因芯片(Microarray)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Microarray共检测到1 019种微生物.Prote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种,共含有657种微生物,占总种群数量的64.5%左右.gamma Proteobacteria是Proteobacteria中的优势种,占35.8%左右,但相对含量一般并不高.beta Proteobacteria虽然种群数量稍少,但其在荧光强度最高的前25种和50种微生物中比重最大,分别占40%和36%左右.通过比较微生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发现Clostridia是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属.一些常见的硝化细菌如Nitrosomonadaceae、Nitrospiraceae等也具有较高的含量.Microarray作为一种实时、高效、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