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1篇 |
废物处理 | 13篇 |
环保管理 | 110篇 |
综合类 | 337篇 |
基础理论 | 136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88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54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利用常规土工实验和XRF、XRD、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刚出厂混合赤泥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实验对自然风干、浸水饱和、非饱和-饱和干湿循环3种工况条件下混合赤泥不同龄期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风干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粘聚力要明显大于相同龄期浸水饱和试样和干湿循环试样,说明混合赤泥的强度形成与滤水过程有一定联系,且其强度的增长均主要集中在脱水龄期前70天内;混合赤泥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粘聚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说明混合赤泥可在浸水环境下生成不可逆增长的具有水硬性的胶结矿物,使其在水环境中不发生崩解,可保证混合赤泥堆体在自然堆存过程中其力学特性满足安全堆载要求。 相似文献
62.
对含氨氮(NH3-N)的微污染原水,采用自制氧化铁改性石英砂(iron oxide coated sand,IOCS)滤料强化过滤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进行强化处理与吸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挂膜法,生物预处理反应器的生物膜成熟期约为7 d,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为60%~70%,但反应器中存在亚硝酸盐氮积累的现象.IOCS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84.67%,出水NH3-N浓度均低于0.5 mg/L,NO2--N含量趋于0;而普通石英砂(RQS)在同等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平均去除率为74.31%,出水NH3-N平均浓度未达标,对NO2--N平均去除率仅有33.29%.在4 m/h滤速工况下,与生物预处理技术联合,IOCS和RQS对NH3-N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4.3%和82.72%.IOCS与RQS的表面形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的表面结构更加复杂多孔,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生物牢固附着;后者表面较光滑,比表面积小,挂膜后生物易脱落. 相似文献
63.
为了描述混凝土高温爆裂对构件热传导过程的影响,结合钢筋混凝土梁火灾试验,考虑爆裂时间和区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梁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爆裂深度、爆裂面积比、爆裂位置等爆裂参数对梁跨中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钢筋混凝土梁发生受火爆裂,梁截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并随爆裂深度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强;爆裂面积比对截面温度场影响不显著,当爆裂深度、爆裂位置一定,爆裂面积比增加达到13%左右时,截面温度场基本上不再变化;爆裂深度、爆裂面积比一定,梁跨中爆裂对截面温度场影响最大,但是底部纵筋处温度较顶部纵筋处温度升高较快。 相似文献
64.
串叶松香草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动态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两个品种4个生育期的茎、叶产量均以A型>B型,在3a内串叶松香草产量随生长年限增加,且以A型品种产量高.串叶松香草3个生育期叶片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于茎,并以A型品种现蕾期为最高;两个品种氨基酸组分以Asp、Glu、Leu和Lys含量高,各生育期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串叶松香草的粗脂肪、Ca、P和灰分含量以叶>茎,而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却以茎中较高.除粗纤维外,其余饲用成分含量均随生育期的出现而呈递降之趋势.串叶松香草现蕾期N、K含量和莲座期P含量达最高.种植3a后串叶松香草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明显降低土壤有效N、P和K含量 相似文献
65.
66.
糯小麦回交改良群体中Wx基因的遗传和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利用糯小麦杂交后代BC5F2代回交改良群体研究了各基因缺失对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效果和各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淀粉糊化特性等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Wx基因的所有8种基因型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研究单缺失基因型发现,对直链淀粉含量减少效应最大的是Wx-B1b,减少效应最小的是Wx-A1b,而Wx-B1b和Wx-D1b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双缺失基因型发现,Wx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以Wx-B1a最高,Wx-A1a最低,而Wx-B1a和Wx-D1a差异很小.直链淀粉含量与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表明淀粉品质育种可以与高产育种实现有机结合.直链淀粉含量与SDS-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r=-0.726),说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小麦营养与加工品质.全糯类型的淀粉糊化特性与其他类型显著不同,具有最高的峰值粘度和稀懈值,最低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起始糊化温度,表明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和工业上具有特殊用途;稀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9),其它粘度参数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最终粘度r=0.797,低谷粘度r=0.910、反弹值r=0.954、峰值时间r=0.970、糊化温度r=0.962、起始糊化温度r=0.932).表5参37 相似文献
67.
First-best pricing or assignment of property rights for rival and non-excludable goods is often infeasible. In a setting where the social planner cannot limit total use, we show that common-property resources can be over or under-consumed. This depends on whether the external benefits of reallocating users to less congested resources outweigh the additional costs imposed by new entrants. Importantly, we show that it may be optimal to encourage consumption of some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Our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ettings ranging from fisheries and forestry to recreational demand and transportation. 相似文献
68.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之废料。本文利用煤矸石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探讨了Fe^3+的稳定性与溶液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则产生Fe(OH)3沉淀时的PH越高。研究了PAFC水解产物的ζ电位及絮凝效果随PH的变化情况,比较了PAFC、PAC和PFS的除浊性能,PAFC在PH为7.0-8.2范围内除浊效果最佳,PAFC的除浊效果优于PAC。 相似文献
69.
一株产耐热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法从大田蘑菇种植场建堆的稻草样中分离得到了1株能产具有较好温度耐受性和pH稳定性的纤维素酶的放线菌DY3.综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嗜热裂孢菌(Thermobifida fusca).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催化温度为65℃,在70℃保温60 min后仍有75%以上的活力;最适催化pH为7.5,在pH 5.5~10.0之间该酶的稳定性较好,pH 10.0的条件下仍有80%的活力;最适作用底物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研究可为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通过XRF和XRD两种测试方法对农药含钾废渣的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具有很大的资源化价值.采用热重分析法,在5、10、15、20 K·min-1 线性升温速率下,研究了农药含钾废渣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以期为农药含钾废渣的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废渣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失重率分别为4.62%、7.69%和2.55%;且3个阶段的活化能E分别为83.53、128.48和138.17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4.79×107 、2.34×1010 和6.46×107 s-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