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165篇 |
基础理论 | 72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85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422.
常秋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A02):122-126
河南省南阳市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工程渠首所在地,其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在分析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的主要指标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进行了水源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属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区域的南部丹江口水库库体周围和丹江支流水体周围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北部山区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库区周围的低山丘陵区是重要的土壤保持区。提出了在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禁止滥砍滥伐林木和人为捕猎野生动物;在丹江口水库水源涵养区,要栽植水源涵养林,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在丹江口库区及周围的浅山丘陵区(土壤保持区),要控制区内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423.
基于AHP LP法的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区域水资源供需状况相对平衡,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和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的具体情况,以有限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考虑水源可供水量、用户需水量和水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等约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对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主要参数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用该模型进行了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2005年和2010年95%保证率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及展望。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能够解决河北省受水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相似文献
424.
以赣江流域中上游的8个水文站点所控制的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系分形维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水系特征,以Hurst指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径流序列复杂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流域水系特征、水系变迁对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分维数越高,水系越复杂,其径流深序列Hurst指数则越高,其径流过程则越简单,反之亦然。径流序列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径流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可能性越高。因此,一般来说水系分维越高,水系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各流域水系分维与径流深序列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系变迁对洪涝干旱灾害的影响:在气温、降水、地形、植被等要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系、河网消亡将增加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25.
测定了乌江中上游的洪家渡至乌江渡水库段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溶解态硅等营养物质含量,并现场测定水深、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水库分层现象不断减弱期间,氮、硅的空间分布受水库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流域内地表水总氮含量变化不大,水库内垂直分布也较均一;7至9月份河流和水库表层水体总氮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47、317和 3.00 mg/L。7、8月份水库表层水溶解态硅含量明显低于上下游水体,说明水库生物吸收作用强而导致水库滞留溶解态硅;在垂直剖面上,0~30 m 水体溶解态硅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30~60 m 溶解态硅含量变化不大,这反映了水库上层水体生物对硅的吸收,和下层水体溶解态硅的吸收和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426.
Research on Method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Liaohe River Based on GI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ang Geng Nie Baochi Wang Lin & Wu Wei .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Science Technolog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China . Urban Environmental School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China . Shenyang Buraue of Water Resources Shenyang China.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5,(4)
1INTRODUC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risis are accompanied byincreas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sures and rapidpopulation growth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RobSwart,1996).Ecological security is a hotspot.Majorityof scholars have taken in the hot discussions of ecologicalsecurity of different regions,most of which is differentfrom their background of subjects(Alex F.Mc Calla,1999;Xiao Duning,Chen Wenbo and Guo Fuliang,2002).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IS,GPS,RS and modeltechno… 相似文献
427.
关于我国首都迁址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已经出现了许多不相适应的弊端,困扰着首都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这些问题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无论改都论、双都论还是展都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日趋集中的问题。从北京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入手,指出了迁都的必要性;然后从迁都的历史可行性、经验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4个方面论证了迁都的可行性;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理想首都区位模型,对迁都方位进行了选择。认为长江中游地区是建立新都的最理想方位,并从首都安全、定都成本和区位影响角度,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建设中国新都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最后还探讨了模型的计算尺度问题和迁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8.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生态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几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及河道整治是导致其资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确定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同水文情势的关系,为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依据,研究选取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期的9项相关生态水文指标,分析其在四大家鱼产卵场及非产卵场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文指标在产卵场断面和非产卵场断面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只是刺激四大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时,选取葛洲坝下典型产卵场江口断面,对比分析该断面在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前后四大家鱼产卵期内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文指标大多无明显差异,个别指标因三峡蓄水略有变化,但由于三峡蓄水后时间序列较短,且2004~2006年长江来水情况较为特殊,因而目前尚无法定量化三峡工程的修建对下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9.
430.
The author uses two publications, Fighting Poverty in the US and Europe (Alesina and Glaeser) and Poetry magazine, to underscor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lay in developing a person’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magination. European nations, for instance, have better funded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than the US because their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incorporates more liberal or left-leaning teachings into their standard curricula. The author sees implications for a more intentional approach to education in the US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anging the food system. If Americ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viewed their role as producing food competent citizens, he argues, then we would be more successful in addressing obesity, promoting a more sustainable food system, and even reducing poverty. Food system activists, dieticians and nutritionists, parents, and elected officials should take a more aggressive position wit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programs, services, and curricula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se en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