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202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18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林洁  梁志勤 《交通环保》2003,24(4):44-45
评述了广州港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采取的措施,并针对广州港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相应的环保策略和新型的环保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海洋开发战略在导向上存在离散的缺憾与集成的缺失,造成了海洋开发的外部不经济和整体绩效不高.弥补传统海洋开发战略带来的危机,必然要求海洋开发战略创新,在国家层面上作出海洋开发战略整合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遗传资源取得”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核心论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公约》谈判中争论的焦点。为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本文根据《公约》第15条规定,结合中国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现状,提出:国家需要建立处理“遗传资源取得”问题的法规、政策及专利制度;进一步开展国内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科学研究;通过交换和参与合作研究,尽可能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其他国家获取更多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组织协调和运行机制等现有主要问题;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建立海洋污染事故快速反应体系与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加快城市排海污水处理能力的规划与建设、规范海水养殖功能区的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技术与政策研究、实施海湾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等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ynergy in forest secto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re the two main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have been considered separately in the global negotiations as well as literature. There is a realization on the need to explore and promot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whil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ore th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by considering forest sector, which on the one hand is projected to be adversely impacted under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nd on the other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hus, the potential and need for incorporating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mitiga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with a few examples. Firstly,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that mitigation programs or projects do not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plantations. Secondly, several adaptation practices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mitigation projects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Further, many of the mitigation projects indeed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promote adaptation, for example; fores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Also, many adaptation options such as urban forestr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also contribute to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us, there is need for research and field demonstration of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o that the cos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can be reduced and co-benefit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全球化使中国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由世界造成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影响到世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视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严防国外环境污染向国内转移.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特大旱灾的自然与社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2006年的特大旱灾探讨了2006年的特大旱灾的特征,分析了2006年特大旱灾的形成自然机制和社会机制,并提出了今后重庆市抗御旱灾的策略。认为2006年的特大旱灾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自身易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固体垃圾的复杂多变性及不确定性,难以实现对垃圾的充分燃烧,常因控制不当而产生二次污染。针对二次污染控制问题,文章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满足垃圾焚烧对空(气)燃(料)比的严格需要,有效保证了垃圾的充分燃烧,减少了烟气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在讨论城市固体垃圾特性基础上,分析了二次污染产生的条件,探讨了优化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风量调节方式、系统构架及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水污染控制多目标组合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水污染综合多目标规划思路,把治理投资,运行费用,收益和污染物削减量作为规划目标,对多种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建立了实现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对方案的产生组合,初选和优化等建模过程作了系统介绍,并以泾河水质规划为例,将模型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勇 《交通环保》2002,23(2):39-40
通过对连云港港环境保护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连云港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