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67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917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17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01.
采用MIE-D1.2型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及20 L球型粉尘爆炸测试装置,对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碳黑混合体系粉尘的爆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74μm、58μm、47μm孔径筛的粉尘对静电火花敏感,其最小点火能表征值分别为610 mJ、361 mJ、201 mJ。随粉尘质量浓度增加,最小点火能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随粉尘粒径减小,最小点火能与粉尘质量浓度变化关系曲线向低粉尘质量浓度和低点火能量方向偏移,且对应的最敏感爆炸质量浓度从500 g/m~3降至200 g/m~3。随粉尘质量浓度增加,过147μm、74μm、47μm孔径筛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碳黑混合体系粉尘爆炸压力及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相同粉尘质量浓度下,中位径小于74μm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碳黑混合体系粉尘,粉尘的爆炸压力增幅明显减小。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碳黑混合体系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为25 g/m~3,最大爆炸指数为14.636 MPa·m/s,爆炸危险等级划分为St1。  相似文献   
902.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aims to model fault in e-bike fatal crashes in a county-level city in China.

Method: Three-year crash data are retrieved from the crash reports (2012–2014) from the Taixing Police Department. A mixed logit model is introduced to explore signific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ult assignment, as well as accounting for similarity among fault assignment and heterogeneity within unobserved variables.

Results: The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some interesting new findings. First, precrash behaviors of both drivers and e-bike rider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to fault assignment. Second, bike lane and median type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bike rider fault commitment. Third, specific groups of e-bike riders (low-educated and older) and drivers (heavy good vehicl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at fault in e-bike crashes. Last, crash location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faulty behaviors of e-bike riders.

Conclusions: Safety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1) the deployment of traffic design and control elements including physically separated bike lanes, medians,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for e-bike riders, and left-turning treatments for nonmotorists (e.g., a 2-step e-bike left turning); (2) the amendment of the current traffic regulations on drunk e-bike riders and child e-bike passengers; (3) the development of a license system for specific e-bike rider groups (older and low-educated) and a safety campaign for drivers (to increase safety awareness when parking on-street or driving heavy good vehicles). Some interesting future research topics are also suggested: e-bike riders' behaviors at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nd mid-block openings, e-bike safety in suburban areas, and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e-bike safety.  相似文献   

903.
张萌  刘彦伶  魏全全  芶久兰 《环境科学》2020,41(10):4690-4700
为实现酱香型酒糟资源化综合利用和黄壤氮素有效性提升,采取田间培养试验,通过设置5个生物炭施用量0%(MB0)、0.5%(MB0.5)、1.0%(MB1.0)、2.0%(MB2.0)和4.0%(MB4.0),研究酒糟生物炭短期施用对贵州黄壤氮素有效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酒糟生物炭使土壤全氮(TN)和硝态氮(NN)含量分别提高35.79%~365.26%和122.96%~171.80%,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降低34.10%~59.95%,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铵态氮/全氮(AN/TN)、硝态氮/全氮(NN/TN)和微生物量氮/全氮(MBN/TN)呈现出降低趋势.施用酒糟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OTU数量、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且随酒糟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该影响程度随之增加.与未施用酒糟生物炭MB0处理相比,酒糟生物炭的施用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提高了1.76~2.11倍,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均以MB4.0处理降幅最为显著.同时,酒糟生物炭的施用还增加了一些土壤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如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极小单胞菌属(Pusillimonas)等,降低了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Gemmatimonas)等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此外,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MBN/TN、NN和MBN是引起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氮素环境因子,而且MBN/TN、MBN与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均呈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短期内酒糟生物炭的施用可以显著降低氨氧化古菌和硝化细菌的丰度,抑制土壤氨氧化作用和硝化速率,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综上所述,短期内施用酒糟生物炭可以提高黄壤氮素养分,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可以通过抑制土壤氨氧化作用和硝化作用有效阻控土壤氮素淋溶发生的风险,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4.
长三角典型城郊土壤抗生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明土壤抗生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抗生素的空间扩散和迁移过程、控制土壤抗生素污染、维护土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空间采样,系统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典型城郊流域土壤抗生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人类活动、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抗生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抗生素含量显著高于园地和林地,其中,检出浓度顺序为:四环素类(TCs)喹诺酮类(QNs)大环内酯类(MLs)磺胺类(SAs),平均含量分别为41.43、11.38、0.15、0.09μg·kg~(-1),农田土壤抗生素含量与有机肥施用密切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Cs、QNs、SAs及抗生素总含量与距城镇距离、距道路距离、海拔及C/N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表明这3类抗生素的空间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而MLs含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则较弱.土壤养分、颗粒组成、pH、容重等对抗生素的吸附、迁移、降解等环境行为具有强烈的影响,其空间异质性影响了土壤抗生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抗生素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联系,研究发现,部分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及浮霉菌门细菌与土壤抗生素含量呈现负相关.方差分解分析揭示出土壤性质、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是土壤抗生素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土壤抗生素分布空间变化的总解释度接近于58%,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05.
过量氮输入对寡营养海水细菌群落代谢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菌在海洋氮循环中起关键作用,而过量氮输入对细菌群落代谢潜力的影响还未被充分阐明.本研究通过构建3组寡营养海水生态微宇宙,包括对照组、一次性输入组(一次性输入硝酸盐使体系中硝氮浓度为1.0 mg·L-1)和连续性输入组(每隔2 d输入一次硝酸盐,使体系中硝氮浓度每次增加0.125 mg·L-1,直至与一次性输入组达到相同水平),利用Biolog-Eco板技术和16S rDNA 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功能基因预测,研究过量氮输入下细菌群落代谢潜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第16 d,氮的连续性输入提高了细菌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对照和连续性输入组中碳源利用特征随采样时间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预测到的功能基因家族组成随时间明显变化,并与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化学需氧量、溶解氧、pH和总磷密切相关,固氮、异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异化硝酸盐还原到铵和同化硝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受到了氮输入的影响,而氮连续输入导致的氮代谢相关基因变化较一次性输入更为普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过量氮输入对寡营养海水细菌群落代谢潜力的影响,为探明近岸海域过量氮输入的微生态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6.
澜沧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程豹  望雪  徐雅倩  杨正健  刘德富  马骏 《环境科学》2018,39(8):3649-3659
为探究澜沧江流域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子,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2017年2月澜沧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和冗余分析(RDA)识别了澜沧江自然河道段和水库段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自然河道段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水库段,造成自然河道段和水库段浮游细菌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溶解氧(DO)、浊度(Tur)、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p H和总氮(TN).对16S rRNA V3和V4测序,得到用于物种分类的OTU数共26772,涵盖了浮游细菌群落共45门,965属.菌群分类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含量相对丰富,占细菌群落的36%~94%.澜沧江流域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包括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分别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比例为0.39%~21.56%、0.39%~55.80%和31.09%~99.18%.澜沧江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差异明显,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为WT、高锰酸盐指数、Tur、DO和TN.自然河道段和水库段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不同,DO和Tur是影响自然河道段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而水库段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WT、高锰酸盐指数和TN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7.
为了研究Pb污染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根际微生物对Pb胁迫的适应性机制,通过盆栽试验模拟轻度[w(Pb)为300 mg/kg]、中度[w(Pb)为600 mg/kg]和重度[w(Pb)为900 mg/kg]Pb污染土壤环境,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w(Pb)处理下三叶草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度和组成.结果表明:①共检测到37个门,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群,占比为50.7%~53.9%,其次为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 ②共检测到623个属,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占比为17.1%~19.4%. ③中度Pb污染土壤样本中细菌的多样性最高,重度Pb污染土壤样本中的细菌数量最少,并且其群落组成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研究显示,重度Pb污染会显著抑制三叶草根际土壤样本中细菌的生长,降低土壤样本中细菌总量及其群落的多样性,但中度Pb污染会提高土壤样本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Pb污染会改变三叶草根际土壤样本中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不同类型细菌对Pb污染土壤的适应性不同.根际土壤样本中Gp1菌群的丰度随着土壤w(Pb)的增加而增加,说明Gp1菌群可能是具有Pb污染抗性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908.
区域经济评估应考虑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估中,我们应选择和包含环境、资源等统计指标,以适应经济能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这也是贯彻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的精神,我们选定了23个定量和定性的经济、环境、资源等混合型指标,对成都七区的经济实力进行过评估,经与实际对比,效果是较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09.
长苞铁杉林林隙自然干扰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林隙的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等几个方面 ,对长苞铁杉纯林及混交林林隙干扰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纯林冠空隙 (CG)平均面积为 16 .4 6m2 ,扩展空隙 (EG)平均面积为 96 .98m2 ,混交林CG、EG平均面积分别为 6 9.75m2 和 2 32 .93m2 ;在长苞铁杉纯林中 ,林隙主要以枯立木形成为主 ,占总形成木的一半以上 ,且以单株形成木和多株形成木综合形成 ,形成木径级主要集中在 2 0~ 4 0cm之间 ;混交林林隙以干基折断为主 ,且多由双形成木形成 ,由双形成木形成的林隙占林隙总数的 4 4 % ,形成木以 30~ 4 0cm径级的占最大比例 ,占形成木总数的 4 3.2 4 % ;纯林及混交林形成木高度都主要集中在 2 0~ 30m之间 ;形成木物种组成的比例大小基本上与其主林层树种所占的比例相对应 ;纯林林隙大多处于林隙发育的前、中期而混交林林隙则多集中在林隙发育的中后期 .图 3表 5参 19  相似文献   
910.
鹤山针叶混交林的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