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606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TiO2/Ti转盘液膜反应器光电催化处理罗丹明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Ti电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TiO2主要为锐钛矿,晶粒尺寸约为46 nm.以TiO2/Ti电极作阳极,Cu电极作阴极,组装成转盘液膜反应器,考察了其光电催化处理染料罗丹明B(RhB)的影响因素(转盘转速、偏压、溶液初始pH、RhB初始浓度和电解质浓度).得到最佳处理条件为:转盘转速90 r/min,偏压0.4V,溶液初始pH2.5,电解质(硫酸钠)质量浓度0.5 g/L.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处理20 mg/L RhB染料废水90 min的脱色率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72.7%.结果表明,由于同时强化了激发光源的利用率和溶液的传质效率,TiO2/Ti转盘液膜反应器可高效光电催化处理染料废水.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电极一SBBR系统去除Cu^2+,考察了电流强度,IA竞争离子(阴离子SO4^2-、NO3^-、CL^-和阳离子Zn^2+、Ph^2+)、初始含Cu^2+量及溶液pH值对除铜效除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强度为40mA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投加阴(SO4^2-、NO3^-、Cl^-)、阳(Zn^2+、Pb^2+)离子均会引起出水Cu^2+浓度的增加,且Cl^-和Ph^2+含量分别为45mg/L和30mg/L时对Cu^2+去除的影响更为显著。进水Cu^2+浓度为30mg/L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48%,当进水Cu^2+≥70mg/L时,出水Cu^2+浓度不能达标。酸性(pH4.0~4.5)与碱性(pH9.0~10.0)条件均不利于Cu^2+的去除,且酸性条件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当pH为4.5~7.5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7.78%。  相似文献   
993.
电絮凝处理煤层气产出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煤层气产出水,通过铁和铝2种电极材料的处理效果的比较,选择铝电极进行实验,研究了电极间距、原水pH值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对煤层气产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pH接近中性时处理效果较好,电絮凝处理过程中不需添加可溶性盐和改变pH值。实验中确定的电絮凝处理条件为:电极间距1 cm,电流密度30 A/m2,反应10 min后,出水的COD、SS分别为9.6 mg/L和8.5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5.1%和88.8%,出水pH为7.8,电能消耗为1.75 kWh/m3。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并通过SEM、XRD、FT—IR、表面积及孔径分析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土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利用HDTMA对凹凸棒土改性仅是表面的负载修饰,并未改变凹凸棒土的内部结构;改性凹土对4-氯苯酚的吸附实验表明,吸附速率很快,3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H型吸附等温方程,在pH为中性的环境下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995.
电吸附除盐技术之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包景岭  马建立 《四川环境》2010,29(2):119-121,13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电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由于其低能耗、操作简单、环保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吸附技术的原理以及目前应用于电吸附技术的各种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水热改性棉铃壳对水中氟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改性棉铃壳吸附剂,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棉铃壳改性前后表面结构和官能团变化,并通过批实验分析了改性棉铃壳对水中F-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考察了温度、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水热改性后棉铃壳比表面积为121.7 m2/g,是改性前的18.5倍;通过水热改性可以减少酸性基团数量,有利于吸附阴离子。氟离子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反应的单分子层吸附特征,分离因子R L在0~0.5之间。改性棉铃壳对F-的吸附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997.
区域环评中北方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北方河流枯水期流量较小,污水处理厂排水形成的流量不可忽略的实际情况,对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基于环境容量定义及基于一维模型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环境容量与污染物预测结果具有非常好的拟合性。文中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中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及修正公式,可为北方区域开发项目水环境剩余容量的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利用自制的滴液电极,运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对Pb~(2+)在水/甲基异丁基酮(MIBK)界面上通过双硫腙(HDz)促迁移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迁移过程为不可逆过程,Pb~(2+)的迁移峰电位为0.122 V,且当Pb~(2+)摩尔浓度为5.0×10~(-7)~4.0×10~(-5)mol/L时,峰电流和Pb~(2+)浓度呈线性相关关系;水相中常见的Na~+等金属离子浓度比Pb~(2+)浓度大百倍时,或水相中常见的Mg~(2+)、Ni~(2+)浓度与Pb~(2+)浓度相同时,对峰电流测定结果产生的干扰都较小(相对误差小于10.0%),但当水相中有Zn~(2+)、Cu~(2+)、Fe~(3+)存在时,即使其浓度都与Pb~(2+)浓度相同,也会对峰电流测定结果产生明显干扰(相对误差分别为-12.2%、-28.7%、-60.3%);以方波伏安法取代循环伏安法进行峰电流测定,以新型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RTILs)取代四苯硼四丁基铵作为有机相电解质,能极大提高Pb~(2+)浓度测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9.
改性花生壳粉对钙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性花生壳粉吸附去除水中产生硬度的主要离子钙离子,考察了改性花生壳粉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平衡特性,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钙离子吸附量的85%发生在45min时,其吸附平衡基本在4h内完成,可以通过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准确地表征该吸附过程,且改性花生壳粉对钙离子的吸附能够很好地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当pH由2升高至12时,钙离子吸附量随之增加,且在强碱性时吸附效果尤为显著。在花生壳粉固定床吸附实验中,钙离子的穿透曲线很好地遵循Thomas方程。通过FTIR分析发现,改性花生壳粉中较高含量的不饱和基团(C=C,C=O)和C-O官能团在对钙离子的吸附过程中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00.
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粒状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的粒子电极处理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采用静态实验,对比了二维电极与三维电极对该废水COD和磷酸盐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三维电极条件下极板间距、活性炭填充量、电解时间、电解电流及初始pH等对该废水COD和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对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COD和磷酸盐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二维电极;在原水pH(4.3—5.0),废水体积600mL,电流8A,活性炭填充量250g,极板间距6.5cm,电解时间150min时,处理效果良好,COD和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6.47%和97.81%。由波长扫描图可初步认为部分有机物直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