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5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245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bstract: The links between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species’ responses to protection are unclear, but the objectives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are most likely to be achieved when those relations are known and inform MPA design. The components of a species’ habitat vary with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area considered. We characterized areas at two resolutions: 250 m2 (transect) and approximately 30,000 m2 (seascape). We considered three categories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ubstrate type, bottom complexity, and depth. We sought to determine at which resolution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were a better predictor of abundanc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fishes and whether the rel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t either resolution affected species’ responses to protection. Habitat features accounted for a larger proportion of spatial variation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s than differences in protection status. This spatial variation was explained best by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eascape level than at the transect level. Species’ responses to protected areas were specific to particular seascape characteristics, primarily depth, and bottom complexity. Our method may be useful for prioritizing marine areas for protection, designing MPAs, and monitoring their effectiveness. It identified areas that provided natural shelter, areas acting as buffer zones, and areas where fish species were most responsive to protec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ch areas is necessary for cost‐effective establishment and monitoring of MPAs.  相似文献   
42.
中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人洁  王堃  张帆  高佳佳  李悦  岳涛 《环境科学》2017,38(9):3553-3560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现有的机动车排放研究多关注城市内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针对城市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较少.我国城市间交通道路主要包括国道和省道,截止至2015年我国国道里程18.53万km、省道里程32.97万km,约占全国等级公路总里程的13%,因此开展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全国国道和省道交通监测站的年均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的指导方法,计算了2015年我国国道和省道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国道和省道公路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_x)、颗粒物(PM)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5%、27.9%、14.4%和7.7%;不同车型对国道和省道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分担率不同,其中大货车是NO_x、PM_(10)、PM_(2.5)的主要来源,摩托车是CO和HC的主要来源;不同道路类型中各车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担率也不同,如高速路上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普通道路上大客车和大货车是NO_x、PM_(10)和PM_(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3.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人类对于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大家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量越来越强,但人类从未停止对自然界的保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出了要求,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显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4.
环境保护规划评估与考核是及时掌握规划实施进展、督促各方实施规划以及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探讨总结国内外公共部门规划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与考核工作的进展与经验基础上,分析归纳规划实施绩效的一般评估与考核方法,并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与终期考核具体实践,对未来环境保护规划的评估与考核工作提出了4条建议:(1)进一步加强评估考核的体制建设;(2)提高定性评估技术水平;(3)研讨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4)工程设施领域的评估内容应从重建设转向重运营。  相似文献   
45.
以乌鲁木齐市某集中供热站锅炉节能减排方案为例,通过建立供热锅炉实施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方案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从锅炉燃煤、燃气情况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设施能耗、物耗等指标着手,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集中供热锅炉燃煤与燃气方案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分析,最终评选出较优实施方案。评选结果表明:燃气方案综合效益较好,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为今后燃气锅炉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6.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7.
葛洲坝至古老背江段鱼类的水声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例,约7.0%以上,53 mm以下的鱼类和750 mm以上的鱼类占较低比例,均小于2.0%;调查期间,探测到中华鲟产卵亲鱼,初步估算2004年的资源量约为1 453尾,2005年的资源量约为789尾;95%置信度下分别为1 370~1 537尾、775~803尾。  相似文献   
48.
An inventory of rock vegetation has been taken in river valleys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Urals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iddle Urals. New habitats of some rare plant species, relict communities of forest-steppe species at the northern limit of their distribution, and ultrasmall populations of petrophilous species growing in isolation for a long time have been revealed. In studies on a group of similar specially protected areas (e.g., within river valleys), it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key sites distinguished by the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of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49.
为了对我国板材家具(以下简称家具)污染状况和污染形成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数据分析描述了我国家具污染物的释放情况;并针对家具污染,从家具原材料、生产工艺、我国控制标准的完善程度以及国外的标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家具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有较大影响,家具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原料环保要求不达标、生产工艺不合理以及我国标准的不完善。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一些标志体系,逐渐完善我国标准和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50.
餐厨垃圾国家政策及地方法规研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产生和危害,以及目前国家及地方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颁布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政策性法规、及行业标准。通过总结苏州、宁波、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在治理餐厨垃圾过程中的经验,结合这些地区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地方法规、收集运输系统、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立过程,通过分析思考,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城市的关于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系统性的工作框架。指出了餐厨垃圾处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如何推进和完善餐厨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政府未来的决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