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508篇
安全科学   192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338篇
综合类   1100篇
基础理论   28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01篇
灾害及防治   2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991.
不同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混凝去除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硫酸铝、工业氯化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3种无机混凝剂,对广州珠江、北京密云、天津滦河不同原水进行了混凝实验,分析了不同混凝剂去除水体有机物的特性以及不同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内在分级特征与其混凝去除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珠江水体由于碱度低,pH较易下降,高投药浓度下此水体DOM更易被氯化铁去除;中低投药下,在南方水体中,PAC与盐类絮凝剂对去除DOM的混凝性能差别不如在北方水体中明显,表明南北方水体DOM的内在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即北方水体DOM中可混凝去除部分的有机物易发生电中和作用,带有较多负电基团,南方珠江水体DOM含带电基团的有机物相对较少,而中性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这与进一步分级结果一致.②所有水体从混凝收敛点看,总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都是工业PAC最高,显示电中和(憎水化)-沉淀(吸附)可能为这些水体DOM的主要去除机理.③从不同水体的DOC平均去除率看,珠江水体高于密云水体,它们又明显高于滦河水体.对水体DOM进一步的化学分级研究结果表明,DOC去除率越高的水体,其中的憎水中性物质(HoN)含量也越高.这表明,除了碱度、总有机碳(TOC)外,原水DOM的内在化学分级特征也是影响水体DOC混凝去除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对5种大气自然降尘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与表皮葡萄球菌相互作用后各培养液中pH值、葡萄糖(GLU)、电解质以及Mn2 、Zn2 、Fe3 、Ni3 等浓度的变化进行测定,以比较粉尘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状对试验目标菌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SEM分析对粉尘与细菌作用过程中细菌形态和界面作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大气尘粒所含化学成分不同,与细菌作用后离子溶出量也不完全相同;Ca2 或Mg2 含量高的大气尘粒能使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增大并增加其对GLU的利用;粉尘颗粒越小,越易与菌体结合;另外,粉尘颗粒形状的不规则性也大大增加了其与菌体间的膜界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高效同步脱氮除磷系统MDAT-IAT(modified demand aerationtank-intermit aerationtank)的IAT池中的细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从16S r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59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约500bp),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比对.结果表明,MDAT-IAT系统中IAT池的细菌群落具有高度多样性,有55个克隆子分属6个不同的细菌类群,3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类群,优势细菌类群为Proteobacteria类群(变形菌类群),占55.17%;细菌类群优势顺序为γ-Proteobacteria类群(34.48%)、Bacteroidetes类群(似杆菌类群,20.69%)、β-Proteobacteria类群(12.07%)、Candidate division TM7类群(12.07%)、α-Proteobacteria类群(5.17%)、δ-Proteobacteria类群(3.45%)、Firmicutes类群(厚壁菌类群,3.45%)、Candidate division OP11类群(1.72%)、Planctomycetes类群(浮霉状菌类群,1.72%).用clustalx软件从测序的58个克隆子中选出32个OTU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样表明IAT池的细菌多样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4.
论述了大气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化研究的特点、内容、样品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测定条件,干扰试验、方法的基本特征参数第一轮测定、实际样品的测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太湖苏州三山岛旅游区的区位、自然景观、文化内函和科学潜能作了初步评论.同时提出三山岛旅游业应瞄准国际旅游业趋势、四大热点,以高的起点将可持续性旅游作为三山岛立足之本,建议开展从旅游学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三山岛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收集199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风速、降水量和气温地面站数据,结合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及每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土质类型,基于环保部推荐的起尘模型建立了1995~2015年中国风蚀扬尘颗粒物(TSP、PM10和PM2.5)排放清单.研究表明,在本研究的时间序列中,中国土壤风蚀扬尘颗粒物排放量呈现波动的趋势,2015年全国风蚀扬尘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年排放量分别约为2.27×107、6.77×106和1.17×106t.排放量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北强南弱",并且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现"西强东弱"的排放格局,排放强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基于IPCC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情景,估计了未来风蚀扬尘颗粒物的排放变化趋势,在降水和气温共同作用下,不考虑风速变化,2100年的排放量相对2005年的变化幅度在-8.5%~7.7%之间,降水量增多会抑制风蚀扬尘颗粒物排放,温度升高则会使得地表更容易产生风蚀扬尘颗粒物.  相似文献   
997.
论述了浸海材料表面细菌粘膜中细菌的组成和变化情况,探讨了细菌粘膜对海洋生物附着的影响情况,得到了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998.
论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对川西气田采气污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采取集中污水处理达标后外排的处理模式.针对川西采气污水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河源地电台在地电资料观测过程中发现:从1997年1月下旬至1997年12月上旬,第3道(N80°W)观测到了五次长时间、连续、大幅度的均方差异常现象(图1),在每次异常结束附近或较显著转折处均有3.0级以上本区地震发生,这种现象在目前国内外地电的相关报道中尚属少见[1],由图1也可以看出,在每次均方差异常期间相应的自然电位及地电阻率呈锯齿状变化;震级的大小与均方差异常的幅度及延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作一些分析探讨,并从实地调查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其发生的可能机理,对相关现象提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