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安全科学   40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936篇
综合类   3657篇
基础理论   4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39篇
评价与监测   412篇
社会与环境   289篇
灾害及防治   24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使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自动采样系统(ACCU)在上海吴淞工业区进行冬季3个月8个不同风向的PM10采样;使用质子激发X荧光发射方法(PIXE)测定颗粒物中18个无机元素浓度.结果发现,8个风向的质量浓度分布取决于不同方位的大气质量状况.将大气颗粒物中的元素浓度作为环境污染指纹,8个方位的无机元素浓度分布与采样点周围的居民住宅、道路交通和工矿企业的排放密切相关,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确定排放源的范围和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ACCU采样系统和PIXE分析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为大气污染溯源、治理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3.
IntroductionThereisagrowingawarenesstotheimportanceofairpollutioninmajorcites.Anumberofstudieshaveshownthattheconcentrationsofcertaintraceelementsintheurbanatmospherehavebeenelevatedby pollution ,andtherefore ,thehighestconcentrationsofthesechemicalcont…  相似文献   
104.
A deterministic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hich optimizes the abatement of each SO2 emission source, is extended into a CCP form by introducing equations of probabilistic constrained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uncertainty in the source-receptor-specific transfer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SO2 and sulfat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for Liuzhou City, a sulfur deposi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ransfer coefficient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pproximately log-normal. Sulfur removal minimization of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abatement of emission sources in the city is more effective, while control cost optimization provides the lowest cost programmes for source abatement at each allowable deposition limit under varied environmental risk levels. Finally a practicable programme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05.
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天山中部,从天山云杉在此区域分布的底线开始,结合天山云杉自然分布特征,沿每隔约100m的海拔梯度选择典型地段设置样地。根据远红外气体分析原理,采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了天山云杉天然林分在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随海拔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非随海拔高度呈线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而是有规律的波动,在海拔1950~2110m之间,土壤呼吸速率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110~2428m之间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海拔2428m处达到最大的呼吸速率值后又降低。不同海拔高度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主要受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时间上,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内随不同月份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在各时间点上的大小排序为7月>6月>8月>9月。它的变化与土壤温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土壤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对影响葫芦岛市城区环境质量可吸入颗粒物的各类污染源颗粒物的粒度成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斯托克直径ds(Stoke's Diameter)表示法,利用巴柯离心机对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各类排放源所排放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重量百分比,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詹旭  吕锡武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40-1844
通过构建水生动物-人工介质新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对比3d和7d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当HRT:7d,系统对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9.00%、63.46%、14.57%、67.43%、35.81%;对比空白池,TN、NO2--N、NO3--N、TP、PO4--P的平均去除率仅为9.67%、7.09%、1.30%、9.92%、7.04%.通过该系统中水生动物的吸收和人工介质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氮磷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可见,水生动物-人工介质生态系统对改善太湖水源地水质有良好的效果,对构建安全的水源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建立与构成 ,提出了总量控制因子与目标体系 ,确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阳晓安 《环境与开发》2001,16(1):38-39,41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诸如体系结构 不完善、内容滞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急需根据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其体系、健全其内容。  相似文献   
110.
Road transport produce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emissions by using crude oil as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A reduction of emissions can be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alternative fuel chai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arry out a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EEE) life cycle study on natural gas-based automotive fuels with conventional gasoline in an abundant region of China. A set of indices of four fuels/vehicle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life cycle are assessed in terms of impact of EEE, in which natural gas produces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methanol, dimethylether (DME) and Fischer Tropsch diesel (FTD). The study included fuel production, vehicle production, vehicle oper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vehicle end of life as a system for each fuel/vehicle system. A generic gasoline fueled car is used as a baseline. Data have been reviewed and modified based on the best knowledge available to Chongqing local sourc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we could not change electric and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into commercial vehicles on a large scale, direct use of CNG in a dedicated or bi-fuel vehicle is an economical choice for the region which is most energy efficient and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The study can be used to support decisions on how natural gas resources can best be utilized as a fuel/energy resource for automobiles, and what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in Chongqing. The models and approaches for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s long as all the assumptions are well defined and modified to find a substitute automotive energy source and establish an energy policy in a specific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