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安全科学   40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936篇
综合类   3657篇
基础理论   47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39篇
评价与监测   412篇
社会与环境   289篇
灾害及防治   24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我国是个受全球季风气候影响较大的国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云南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已发生后退现象,西双版纳也已出现一些变化的前兆。为维护生态安全,云南省应统筹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防止人为决策失误造成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同时要加强有关气候变化对云南影响的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62.
针对当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冬季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在处理系统中构建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及其吸附饱和后进行生物再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1(COD:150~350mg·L-1、NH 4-N:10~30 mg·L-1、TP:1.0~4.5 mg·L-1)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cm的条件下,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可至少在45d内保持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而且,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在夏秋季温度较高的条件下(25~30℃),利用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和植物根系的吸收与复氧功能,可有效提高蛭石再吸附的能力,其中有植物的湿地单元90d后蛭石吸附容量的再生率可达88.2%~91.3%,生物再生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指数关系,植物种类、干湿交替时间和碳源对蛭石生物再生过程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针对装置区噪声污染严重这一现状,积极开展噪声源防治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噪声综合治理,提高了化肥厂噪声合格率,改善了厂区环境。  相似文献   
64.
Much investigation supports a high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death rates when people live in ambient polluted air for a long time. Thus, the location of residential sites is important from a public health viewpoint. The method outlined in this paper is useful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residential sites based on pollution sources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65.
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风固沙功能是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的关键监测指标。以往研究注重局地防风固沙功能的评估,对全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与内部差异揭示不足。基于京津风沙源区多期遥感数据,采用修正风蚀方程与GIS空间统计技术,评估分析了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的整体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京津风沙源区年均防风固沙量为28.98亿t,防风固沙能力为68.24 t/hm~2,且均随年份变化波动增加,年均增速分别为1.10%和0.71%;(2)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能力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有49.06%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高于70 t/hm~2,评估期内有54%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明显提高;(3)浑善达克沙地亚区、典型草原亚区和荒漠草原亚区的防风固沙量累计为全区防风固沙总量的88%,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亚区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的防风固沙能力提升最显著;(4)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的防风固沙量合计占全区防风固沙量的77%,朔州市与包头市防风固沙能力较高,北京市与天津市防风固沙能力增速较高。因此,未来应重视分区施策治理与西部和北部防风固沙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66.
The rate of 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can be reduced by decreasing emissions from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and by increasing the net uptake (or reducing the net loss) of carbon i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 The Kyoto Protocol addresses both the release and uptake of carbon. Canada is developing a National Forest Carbon Monitor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in support of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o report greenhouse gas sources and sinks. This system employs forest-inventory data, growth and yield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on natural disturbances, management actions and land-use change to estimate forest carbon stocks, changes in carbon stocks, and emissions of non-CO2 greenhouse gase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the Carbon Budget Model of the Canadian Forest Sector (CBM-CFS). The model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revisions to enable analyses at four spatial scales (national, provincial, forest management unit and stand) and in annual time steps. The model and the supporting databases can be used to assess carbon-stock changes between 1990 and the present, and to predict future carbon-stock changes based on scenarios of future disturbance rates and management actions.  相似文献   
67.
申立庆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13-213
对废水污染源监测中影响监测数据代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废水污染源监测数据代表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8.
电凝聚过程中消除电极钝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凝聚法是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很小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因其电化学过程中可溶性铝或铁阳极的钝化现象而限制了其高效低能耗应用。从电凝聚电极过程的分析入手,讨论了电极钝化的本质原因及消除电极钝化的措施,并介绍了笔者采用自行研制的交变脉冲电凝聚专用电源,彻底消除电极钝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兴仁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中砷自然净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矿山环境中砷的自然净化能力及其净化机制,对兴仁典型高砷煤矿区溪流水系环境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和沉积物中砷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均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水体显示较强的自净能力。上游水体中砷含量的降低主要是吸附沉淀作用,而溪流的简单稀释作用在下游也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0.
刘海英 《福建环境》2003,20(4):10-12
以东圳水库为例论述了饮用水源保护与库区果园实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关系,并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