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2075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312篇
综合类   3434篇
基础理论   603篇
污染及防治   650篇
评价与监测   241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被动扩散技术以其低成本、操作简单、空间覆盖率较高等优点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查,辽宁省环保局通过欧盟项目引进,本技术在葫芦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用有4年时间。依据4年环境空气被动扩散管监测基础数据,分析了解葫芦岛市城区大气中NO2时空分布特征:高浓度值出现在交通区,季节上呈现春季明显低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72.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73.
灰色生长曲线与万元产值废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M(1)灰色线性幂函数曲线,研究开发出GPM(1)这一新的灰色生长曲线,并建立了GPM(1)简捷的参数辨别方法。研究表明,GPM(1)概念明确,结论可信,精度令人满意,比传统的皮尔生长曲线在应用上有着更大的优越性。为具有生长规律的非线性灰色环境系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4.
烟气脱硫(FGD)工程设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飏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5):216-221
在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和“两控区”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下,烟气脱硫(FGD)工程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议事日程,实施FGD工程是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环境工程。因此在全面论述实施FGD工程的设计框架,即各设计阶段应考虑的几个重大因素和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基础上,着重对目前国内外主要的FGD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评述,提出选择FGD工艺的8条重要原则。供重大决策参考和推动环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5.
海河流域土壤中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形态氮的含量分布、水平及其垂直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中氮的自然富集、增减途径、自然循环环境及分布特征,为研究该区氮的库存量、流通量以及自然循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环境样品监测中总氮低于氨氮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慧坤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219-220
环境样品监测中常出现的氨氮高于总氮现象,主要由从取样到数据处理过程中7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人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出上述结果,只要达到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分析数据就应当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77.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低温(5~6℃)高铁、锰、氨氮(TFe:9~15mg/L,Fe2+:6~12mg/L,NH3-N:1.4~2.0mg/L,Mn2+:1.4~2.0mg/L)地下水的净化及解决同层净化中运行稳定性差、出水锰超标的问题,在水厂净化车间开展“两级曝气+两级过滤”工艺启动研究,采用差滤速和同滤速2种启动方式分别启动两级生物净化工艺.结果表明,2种启动方式分别在106,59d启动成功.同滤速启动可以有效的缩短两级生物净化的启动时间,铁、锰、氨氮去除负荷可达110.69,18.80,19.54g/(m2·h),沿程分析发现,铁在一级滤柱的60cm处即被去除至痕量;85.08%的氨氮在一级滤柱中去除,沿程各段去除均匀,14.92%的氨氮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率和氧化活性去除区位受滤速及进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大,33.72%的锰在一级滤柱中去除,66.28%的锰在二级滤柱中去除,锰的去除仍然是滤池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8.
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土壤生态平衡及合理开发自然保护区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3个试验区中,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最轻,旅游踩踏对所设3个试验区中3个层次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磷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从旅游踩踏对3个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程度来看,0~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严重,5~1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较严重,而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受到的影响最轻,背景区与缓冲区15~25cm土壤层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遭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已受到了旅游踩踏的破坏.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电极法测定废水中氨氮的原理以及电极法测定炼油废水中氨氮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总量控制目标分析计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如预留发展量,预留改善量的概念及规划方法,点源总量控制指标的分析计算方法等。分解计算分“一步到位法”和“两步到位法 ”两种方式,诸地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