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963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以及水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合并处理等三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渗滤液处理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因素,优先考虑场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难处理的渗滤液可以考虑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效物化"联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82.
对甘肃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进水水质和设计出水水质进行分析,从可生化性、系统运行稳定性、渗滤液高浓度、高毒性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采用MBR+两级DTRO系统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经该工艺处理后,COD、BOD5、NH3-N、T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9.3%、99.6%、98.7%、98.4%和97.0%,出水水质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要求.该系统优点:抗冲击能力强、污泥浓度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83.
UASB-FEO-氨吹脱-CASS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和国内处理工艺现状,采用UASB-FEO-氨吹脱-CASS工艺处理合肥市龙泉山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介绍了工艺的重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运行实践表明,整套装置运行平稳,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根据出水水质对该工艺进行技术分析以及运行结果的讨论,并与新发布的技术规范及排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4.
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菌及甲烷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法、滚管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对6个不同封场时间填埋区的甲烷通量、覆土层甲烷氧化菌数量和甲烷氧化速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封场时间、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6个填埋区甲烷通量的变化范围在-0.34~5.31 mg/(m2.h)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范围为3.10×107~20.77×107 cfu/g干土,甲烷氧化速率在1.65×10-8~4.34×10-8mol/(h.g)之间。覆土层甲烷氧化菌的数量与甲烷氧化速率呈正相关,但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甲烷通量高时可刺激甲烷氧化菌数量及氧化速率的提高,且三者均与封场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当含水率大于15%时,随着覆土层含水率的增加,甲烷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覆土pH、有机质和铵态氮与甲烷氧化速率等无明显相关性。提高覆土层的甲烷氧化速率可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85.
采用活性炭载体负载Cu、Fe为催化剂,在微波诱导作用下,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物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金属前经适当浓度硝酸浸泡处理后,催化剂对COD去除率提高可超过15%,过高硝酸盐浓度对COD去除有不利影响;催化剂对COD去除率随Cu、Fe金属负载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催化剂对Cu、Fe的最佳负载量分别为质量百分比2.11%和1.12%。对于AC-Cu体系,在初始pH=3,H2O2投加量为4.98×103mg/L,催化剂用量为5.0×103mg/L,420 W功率下微波辐射10 min时,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可达到84.13%;对于AC-Fe体系,当H2O2投加量为0.33×103mg/L,催化剂AC-Fe用量为2.0×104mg/L,420 W功率下微波作用10 min时,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为60.16%。分析2种催化剂对COD去除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AC-Cu表面单分子分布的阈值比AC-Fe高。降解液的pH值对AC-Cu体系、AC-Fe体系COD去除影响存在拐点,最高COD去除率点对应的降解液pH值为3。微波辐射功率较低时,体系COD去除率随辐射功率增加而增加;辐射功率较高时,高温下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硫化物分解成小分子硫化物,对催化剂活性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垃圾渗滤液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细胞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昌成  赵玲  尹平河  #  陆钢 《生态毒理学报》2017,12(3):327-335
垃圾渗滤液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UV-Fenton处理渗滤液,并用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评估处理过程中渗滤液原液以及渗滤液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的细胞毒性,对垃圾渗滤液中EDCs的细胞毒性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双酚A(BPA)、壬基酚(NP)是产生细胞毒性的主要物质,其毒性大小为DBPBPANP。在同样的氧化降解过程中显示出不同毒性变化规律,通过GC-MS分析,结果显示UV-Fenton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物,这也是引起毒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也说明垃圾渗滤液细胞毒性可以通过UV-Fenton过程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87.
Fenton process, as a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mature/medium landfill leachate. However,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process is the large amount of produced sludge that requires an accurate feasibility evaluation for operation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for the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Fenton process in three target responses, (1) overall COD removal, (2) sludge to iron ratio (SIR) and (3) organics removal to sludge ratio (ORSR), where the latter two were new self-defined responses for prediction of sludge generation and applic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proces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variables included the initial pH, [H2O2]/[Fe2+] ratio and Fe2+ dosag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ll the proposed models were adequate (with adjusted R2 of 0.9116–0.9512) and had considerable predictive capability (with prediction R2 up to 0.9092 and appropriate adequate precision).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responses, specifically by their observed role in dominant oxidation mechanism. The optimum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btained by overlay plot, were found to be initial pH of 5.7, [H2O2]/[Fe2+] ratio of 17.72 and [Fe2+] of 195 mM, which led to 69% COD removal, 2.4 (l sludge/consumed mole Fe2+) of SIR and 16.5 (gCOD removed/l produced sludge) for ORSR in verification test, in accordance with models-predicted values. Finally, it was observed that [H2O2]/[Fe2+] ratio and Fe2+ dosage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D removal, while Fe2+ dosage and [H2O2]/[Fe2+] ratio had remarkable effects on SIR and ORSR respons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8.
赵玲  严兴  尹平河  刘敏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2):2189-2194
为了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采用污泥活性炭强化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法进行处理,通过对比普通SBR法试验,得出投加污泥活性炭强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普通SBR法。当污泥活性炭的投加量为1.2 g/L,容积负荷为0.5~1.5 kg BOD5/(m3·d)时,进水1 h,曝气10 h,沉淀1.5 h,闲置1.5 h,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5%,NH3-N的去除率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89.
以传统卫生填埋柱R2为对照,通过往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内加载可渗透反应介质层1和2进行模拟试验,主要探讨了填埋柱R1垃圾渗滤液COD、总氮、氨氮及总磷的变化趋势,探索一种新型的加载介质层垃圾填埋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填埋20周后, R1柱COD浓度基本维持在40 000~45 000 mg/L间,约为R2柱的20%~30%;第24周,R1柱总氮和氨氮分别为206.5 mg/L和167.3 mg/L,在16~24周内,R1总氮和氨氮分别约为R2的14.5%~17.5%和36.2%~43.6%;18周时,R1柱总磷达最大值1.704 mg/L,至第24周降为0.673 mg/L, 整个实验过程R1柱总磷约为R2的0.15%~0.56%。  相似文献   
90.
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降解率研究不足的现状,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垃圾温度和垃圾降解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填埋初期垃圾填埋体温度升高较快,服从三次曲线变化规律;温度对垃圾降解率有重要的影响,单一温度下垃圾降解率随时间变化近似符合微生物生长曲线;不同温度下,温度高,垃圾降解率快,试验证明41.00、45.00℃垃圾降解率最快,垃圾降解率相差不大,可以认为温度高于41.00℃时垃圾降解率可以按照41.00℃时垃圾降解率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