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963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分别用三种不同材料电极(不锈钢、SPR、DSA)作阳极、石墨电极作阴极在同一条件下分别对循环式准好氧填埋垃圾场渗滤液进行电解处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时间的变化,渗滤液中的COD、BOD5、BOD5/COD、Cl-浓度、色度、pH值均会发生改变。当电解时间为10 ̄20min时,用三种电极电解均会出现渗滤液COD、BOD5、BOD5/COD增大的现象,其中用SPR电极作阳极电解的渗滤液的BOD5/COD可达0.7;当电解时间为30 ̄40min时,用SPR或DSA电极作阳极电解均可使渗滤液的色度降为0;当电解时间为120min时,用三种电极作阳极电解都可使渗滤液中的COD、BOD5、Cl-得到有效的去除,其中用SPR电极作阳极电解对COD、BOD5、Cl-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顶部通风在渗滤液循环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实验,对顶部木屑层通风和添加活性污泥实现渗滤液循环原位脱氮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的渗滤液循环,在垃圾体顶部添加的木屑层中通风可以有效地解决渗滤液循环中NH 4-N的积累问题,NH 4-N的去除率达到77 83%,同时也将CODCr去除率提高了14.46%;在木屑层中加入活性污泥并通风不仅通过提高反应体系内的C/N比改善了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还向反应体系内引入了微生物,相比于顶部木屑层通风的渗滤液循环,其NH 4-N的去除率提高了13.73%,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0.64%.  相似文献   
993.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台阶甲烷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期间的甲烷排放情况,采用DM(Default Methodology)模型、LandGEM(Landfill Gas Emission Model)模型与静态箱法模拟和测试计算了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台阶1h的甲烷排放量,结果分别为3.65×103m3、1.52×103m3和1.11×103m3;与DM模型相比,LandGEM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更接近.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填埋作业台阶运行期间(约2年)产生的甲烷量约占理论产生总量的50%,而填埋气体主动收集系统收集率仅为43%,即在此期间未被收集利用而排放的甲烷量约占理论产生总量的29%.因此,调控填埋作业期间的甲烷排放是我国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总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缓冲剂调节pH值影响MSW反应器运行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器填埋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城市固体废物(MSW)的稳定化时间。渗滤液循环是实现反应器的有效途径不同渗滤液pH值条件下反应器的运行效率是不同的。本文采用两种缓冲剂,熟石灰和粉煤灰对渗滤液pH值进行调节,讨论它们对渗滤液回灌、废物稳定化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两种调节方法的区别。实验证明了调节后的环境有利于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对金属离子和盐类没有明显去除作用。两种调节方案都是简单、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study, two pilot-scale aerobic landfill reactors with (A1) and without (A2) leachate recirculation are used to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eachate in aerobic landfills. The observed parameters of leachate quality are pH, chloride (C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TKN), ammonia nitrogen (NH3-N), and nitrate (NO3-N). pH values of the leachate increased to 7 after 50 days in reactor A1 and after 70 days in reactor A2. Cl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rapidly to 6100 (A1) and 6900 (A2) mg/L after 80 days, from initial values of 3000 and 2800 mg/L, respectively. COD and BOD values decreased rapidly in the A1 landfill reactor, indicating the rapid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e BOD/COD ratio indicates that leachate recirculation slightly increases the degradation of solid waste in aerobic landfills. NH3-N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as a result of the nitrification process. Denitrification occurred in parts of the reactors as a result of intermittent aeration; this process causes a decrease in NO3 concentrations. There is a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1 and A2 reactors in terms of leachate quantity. Recirculated leachate made up 53.3% of the leachate generated from the A1 reactor during the experiment, while leachate quantity decreased by 47.3% with recircul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erobic dry landfill reactor.  相似文献   
996.
生活垃圾的处置一直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是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地下水造成砷、汞污染。为了解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砷、汞污染水平,在北京市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布设采样点,采集36个地下水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分析了地下水砷、汞含量特征。结果表明,36个地下水样品砷浓度范围0.41~4.82μg/L,汞浓度范围0.024~0.121μg/L,北京市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样品不存在砷、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王帅  王玥  梁英  #  郑立  孙承君  鞠鹏 《生态毒理学报》2020,15(2):113-129
海洋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运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不同浓度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和硬PVC浸出液(0、50、100和200 g·L~(-1))胁迫下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小球藻(Chlorella sp.)3种海洋微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包括PSⅡ最大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qP)和PS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的变化,同时检测微藻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金藻门)和中肋骨条藻(硅藻门)的4项光合作用参数在软PVC浸出液胁迫的96 h内均显著下降,且随软PVC浸出液浓度增加,下降幅度增大,在实验后期(48~96 h)达到最小值,表现为抑制作用。96 h时,球等鞭金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密度均在软PVC浸出液200 g·L~(-1)处理组达到最小值,分别占对照组的3.20%和11.90%。硬PVC浸出液胁迫对球等鞭金藻和中肋骨条藻的4项光合作用参数具有显著影响(P<0.05),球等鞭金藻的4项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肋骨条藻的相关光合作用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2 h时球等鞭金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密度分别在硬PVC浸出液100 g·L-1和200 g·L~(-1)处理组达到最小值,为对照组的67.90%和82.50%,表现为抑制作用。小球藻(绿藻门)的各光合作用参数和细胞密度在软PVC和硬PVC浸出液胁迫的96 h内未产生显著变化。该研究证实PVC浸出液对微藻光合系统具有干扰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98.
探讨了从陈茶中提取有效成分和茶多酚的提纯工艺。采用不同物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正交实验,通过热水煮提从茶叶中获取水溶性物质。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90℃、120min时,测得的水提取物固化物量最多可达31%;茶叶水提物固化物、水配比为13:400时与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的得率达23%,茶多糖从总量中提取的得率达2.5%。屯绿陈茶有效成分保留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垃圾填埋场生物覆盖材料筛选及甲烷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  王丹  尹平河  赵超  武晶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719-3724
通过模拟柱实验研究了消化污泥、矿化垃圾和黏土作为垃圾填埋场生物覆盖材料的甲烷氧化能力。3种材料的甲烷日氧化率平均值、总氧化率和氧化速率V(CH4)分别是:消化污泥10.27%、75.82%、1.76 mmol/(kg·d);矿化垃圾11.05%、75.61%、2.04 mmol/(kg·d);黏土9.05%、68.15%、1.33 mmol/(kg·d),消化污泥和矿化垃圾对甲烷的氧化能力均大于黏土。进一步探讨了消化污泥中添加粉煤灰、建筑垃圾和黏土进行改性后对甲烷的氧化能力,考察了改性污泥的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消化污泥的改性效果最好,其日氧化率平均值、总氧化率和V(CH4)分别达到17.27%、92.37%和2.35 mmol/(kg·d),粉煤灰与消化污泥以1∶1~1.5∶1混配后可满足填埋场对覆盖材料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多少的因素,比较了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了渗滤液产量及调节池容积,在调节池设计上采用了浮盖技术,以满足渗滤液预处理功能和控制蚊蝇滋生及臭气外逸,目的是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标准时能正确理解调节池设计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