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12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512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一株降解苄嘧磺隆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药厂工业废水和污泥中富集分离到一株能降解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的光合细菌PSB07-6,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菌降解光合细菌培养基中苄嘧磺隆的能力,在pH为6.5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培养5 d,对350 mg·L-1苄嘧磺隆降解率达25.03%.添加回收率为105%~112%.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能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和氮源,降解最佳条件为30℃、pH6.5.  相似文献   
992.
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长期使用咪唑烟酸的非耕地土壤中,分离出两株高效降解菌ZJX-5和ZJX-9,经鉴定,分别为荧光假单胞菌Ⅱ型(pseudomonas fluorescenes biotypeⅡ)和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当咪唑烟酸的原始浓度为100mg/L,两株降解菌在2d内对其降解率均达70%以上.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单一菌株,尤其在咪唑烟酸浓度较高时,混合菌在降解率及耐性方面均比单一菌株明显提高.此外,外界环境条件对降解菌的活性也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在30℃左右,反应液的pH值及降解菌的生物量越高,咪唑烟酸的原始浓度在低于适宜降解最高浓度(200mg/L)的情况下,降解菌的活性较强,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验室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株Aspergillus M-25,经初步鉴定为曲霉属.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找出其最大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查氏培养基培养,初始pH值为5.0,转速为140 r/min和水浴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能产生高效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7.15%.   相似文献   
994.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结垢腐蚀现象,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系统中加入缓蚀阻垢药剂,臭氧(O3)对循环水冷却系统同时具备阻垢、缓蚀、杀菌等多重功能。采用臭氧处理中温循环冷却水,研究在不同臭氧投加量时系统的腐蚀情况,确定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4.5 mg/L时,20碳钢和铸铁的缓蚀能力最佳。20碳钢腐蚀率最低为0.228 mm/a,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75%;铸铁的最低腐蚀率为0.282 mm/a,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61.5%。当臭氧投加量为9.0 mg/L时,镀锌试片的腐蚀率在0.206~0.275 mm/a,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38.2%左右,缓蚀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5.
长江三角洲冬季一次低能见度过程的地区差异和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妙  朱彬  潘晨  苏继锋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0):2899-2907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地面、高空气象资料以及国家环保部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2014年2月20~22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低能见度过程地区差异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长三角地面处在高压的控制下,地面风速较小,使污染物积累,有利于低能见度(雾-霾)的形成和维持.根据不同区域的雾、霾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分为3个子区域:I区为江苏大部(雾霾混合型),II区为上海及其周边(霾类型),III区为浙江大部(雾类型),该区域白天能见度较高,夜间能见度较低的特征是由湿度因子造成的.影响I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热力原因:大气对流层低层的层结稳定;湿度原因为:空气较湿润,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增长;动力原因主要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大气扩散能力弱;污染因子对能见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影响II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高导致的污染,热力因子、湿度因子和动力因子对能见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影响III区能见度变化的热力原因是:大气对流层低层层结稳定、近地面存在逆温;湿度原因是因为:空气较湿润,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增长;动力原因是因为边界层高度较低导致的垂直扩散能力较差.各个区域的气象因子解释方差的计算结果表明:I区湿度因子和动力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III区.湿度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6.
Flooding of wetland or agricultural soils can result in substantial alteration of the pore water trace metal profiles and potentially also influenc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other trace elements adsorbed to the insoluble oxides. Experimental microcosms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rice (Oryza sativa) plants across an entire growing cycle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n2+ and Fe2+ in two soil types (red sodosol and grey vertosol). Two water management treatments were included: a standard flooded treatment and a saturated treatment (?3?kPa). Soil pore water profiles were establish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at four sampling depths (2.5, 7.5, 15 and 25?cm) on 50 occasions. Fe2+ and Mn2+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flooded soil than in saturated soil and greatest at a depth of 7.5?cm. The presence of rice plants increased Mn2+ concentrations in flooded soils, but tended to decrease Mn2+ concentrations in saturated soils. The influence of rice plants on Fe2+ concentrations was greatest at a depth of 7.5?cm. Changes in soil pore water Fe2+ and Mn2+ concentration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rice plants were correlated with flowering and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997.
环境因子对香溪河春季藻类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3~5月间,分3批次采集了香溪河水样,以水体营养盐浓度、水温、光强和流速为环境因子,以Chla比增长率为评价指标,在室内进行L9(34)的正交藻类培养实验,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春季优势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设定的水平范围内,水体营养盐浓度总氮(TN)为3.5mg/L、总磷(TP)为0.3mg/L,水温20℃,光强为4700lx以及流速为0.1m/s时,最适宜藻类生长.4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大小依次为光强、流速、水温、营养盐浓度.流速在0.05m/s和0.1m/s的情况下,藻类生长率明显高于静水.当TN<1.5mg/L,TP<0.1mg/L时,增加TN、TP浓度可显著促进藻类生长;当TN、TP浓度分别达到3.5mg/L、0.3mg/L时, N、P浓度的增加对藻类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98.
阐释了在一个正常发展的长时期的宏观经济体系中人均物质消费量永远上升的观点,研究了人均GDP增长速度和物质利用强度变化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二者变化速度相对快慢提出和证明了保证人均物质消费量上升的充分必要条件即赶不上定理.利用赶不上定理,论述了循环经济是解决人类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根本途径,当人均GDP增长速度为零时进行结构调整必然降低人均物质消费量,引发社会不安定现象;当人均GDP增长速度足够快时,可以大幅度进行结构调整而不降低人均物质消费量.  相似文献   
999.
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测中不利气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区域内的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重要因子.为寻找可能的最大影响,须设置可能发生的不利于污染物传输与扩散的气象条件.分别以城市和郊区的高、中和低架源为例,计算其在各种风速和稳定度组合情况下的最大地面浓度,利用Screen3模式,寻找各类污染源对环境影响最大时的不利气象条件,以及需关注的环境空气敏感点(区).结果表明:小风速和强不稳定度是城市和郊区2类源的不利气象条件;而城市源的不利气象条件还可能出现在小风速和稳定类的情况下. 由于城市高架源影响范围广,评价时更应关注整个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敏感点;虽然城市高架源的影响程度比郊区高架源小,但城市低架源的影响程度却大于郊区低架源.   相似文献   
1000.
石油的战略储备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储备中的滴、漏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将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文以兰州某拟建石油储备库为例,模拟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带中的运移特征,结论认为在正常工况下,石油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带运移特征为:污染物浓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在50年左右土层达到饱和,将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图4,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