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449篇
基础理论   123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2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了探索采用微藻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净化工厂化海水养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测定了一些常用饵料微藻对水体N、P的去除能力.主要以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p.)、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为...  相似文献   
992.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碱融法可以制备对氟离子具有一定吸附性能的沸石,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共同考察了陈化时间、晶化时间和固液比对沸石吸附性能的影响,最佳的合成条件是陈化时间为12 h、晶化时间为6h、固液比为1/10,在制作工艺方面为粉煤灰合成沸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对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清灰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不同脉冲参数对除尘器清灰效果的影响。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该类除尘器在清灰方面存在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清灰效果,解决其清灰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指导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设计及运行。  相似文献   
994.
煤泥水沉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选煤厂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从煤泥水本身的矿物组成出发,探讨了絮凝的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选用了3种凝聚剂和3种絮凝剂对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出最佳的凝聚剂和絮凝剂以及最佳药剂配比,加速了煤泥水的沉降,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995.
对测定总磷含量的两种预处理方法即过硫酸钾和硝酸-硫酸消解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这两种方法均为国家环保部认可的标准方法,经实验证明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混凝处理法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控制条件很多,包括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时间、沉降时间、水温、pH值等。以生活污水为例,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污水混凝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混凝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当混凝剂硫酸铝的投加量为0.4 mg/L,搅拌强度为250 r/min,反应时间为25 min,沉降时间为40 min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浊度和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397%和80.0%。  相似文献   
997.
晁建颖  高光  汤祥明  戴江玉  庄巍  张毅敏 《环境科学》2011,32(10):2861-2867
在一次风速12 m.s-1的强风浪过程中,对太湖梅梁湾一浅水区水体有机聚集体(organic aggregates,OA)丰度、颗粒态有机质含量、碳、氮和磷含量等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的原位监测和分析,同时分析了基本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风浪过程会对水体OA的理化性质及水体的磷循环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风浪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针对船用唇形密封使用过程中的唇口破坏问题,研究唇形密封失效影响因素及唇形密封应力、位移、接触压力分布特性。方法 模拟实船齿轮箱输入结构搭建试验台,进行密封失效因素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旋转唇形密封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分析过盈量及橡胶本体材料参数对唇形密封应力、位移、唇尖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除密封材料及密封接触应力因素不确定外,其他所列因素几乎均未发生泄漏,因此进一步对不同材料及接触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3种材料中,2号材料的Von Mises应力值最大,且不管何种材料,随着过盈量增加,唇尖应力沿着参考线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再增大,并呈现非对称分布,过盈量超过0.4 mm时,唇形密封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骨架与橡胶本体接触圆角处。随着过盈量的增加,3种材料唇尖最大接触压力的变化趋势不同,最大Von Mises 接触应力逐渐增大,且过盈量在0.6 mm之后增速较快,唇尖接触线位置接触压力先减小、后逐渐增大,拐点在接触线位置0.25~0.3 mm处。结论 油温、油压、安装方式、偏心量、转速对于唇形密封失效的影响较小。材料属性与过盈量都会引起唇形密封Von Mises应力及唇尖接触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只是影响应力峰值大小不同,材料属性对于唇形密封本体位移的影响较小,过盈量会引起位移较大变化,且会引起最大应力位置变化,同时接触线接触应力与接触压力大小没有相关性。对于唇形密封安装来说,在过盈量为0.8 mm左右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重组大肠杆菌中顺丁烯二酸异构酶表达量,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工程菌的生长条件和目的蛋白可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250 mL三角瓶中装有50 mL(Amp 100 mg L-1)的培养基,分别研究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浸粉的浓度,培养基pH值以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对蛋白可溶表达量的影响.确定顺丁烯二酸异构酶工程菌最优化培养基为:蛋白胨20 g L-1、酵母浸粉2.5 g L-1、K2HPO4·3H2O 3.0 g L-1、KH2PO4 1.5 g L-1、NaCl 6 g L-1、MgSO43 g L-1,培养基pH调至6.5.确定顺丁烯二酸异构酶工程菌可溶性表达最优条件为:37℃下培养至D600 nm值为1.0时,添加终浓度为0.05 mmol L-1的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37℃,摇床转速220 r min-1,装液量20%,接种量5%,诱导时长为6 h.利用BioFlo 415发酵罐以最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该工程菌进行了3批发酵实验,与摇瓶实验相比,顺丁烯二酸异构酶的表达量提高了近1.5倍,单位发酵液的酶活力由46 U mL-1发酵液提高到78 U mL-1发酵液.以上数据为顺丁烯二酸异构酶重组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奠定了基础.图7表2参17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PB实验)对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利用甘蔗渣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的8个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出影响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絮凝剂质量和产量的显著性因素,并对显著性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优化酱油曲霉利用甘蔗渣分泌絮凝剂的最佳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K2HPO4、还原性糖质量浓度、培养时间是影响菌体生长的显著因素,培养基的初始pH是影响絮凝率的显著因素,还原性糖质量浓度、(NH4)2SO4是影响絮凝剂粗产量的显著因素。对显著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为甘蔗渣的酶解液(还原性糖质量浓度(13.67±0.54)g.L-1),4 g.L-1的硫酸铵,pH=5,于30℃培养60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