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研究了高压汞灯光源下己唑醇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特性及NO3-和NO2-对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己唑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排序为:pH=7>pH=9>pH=5.在己唑醇水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O3-及NO2-,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己唑醇的光解速率.在0~20mg·L-1的浓度范围内,NO3-对己唑醇的光解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NO2-在0.4和2mg·L-1浓度下,对己唑醇的光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10~20mg·L-1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哒嗪硫磷在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锋  罗婧  王鸣华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1):2755-276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哒嗪硫磷在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哒嗪硫磷浓度为5mg·L-1时,在纯水中光解半衰期为9.82h,哒嗪硫磷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光解速率大小依次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乙腈,在碱性溶液中比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光解快.在2~20mg·L-1浓度范围内,哒嗪硫磷在水与甲醇中光解速率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硝酸盐对哒嗪硫磷水中光解有一定的光敏化作用,而表面活性剂(SDS)则表现出显著的光猝灭作用,且猝灭作用与剂量比正相关.Fe3+和Fe2+对哒嗪硫磷水中光解有极强的光敏作用,并且光敏效应随着离子浓度的提高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光解产物的HPLC-MS检测表明,哒嗪硫磷在水中光解主要的途径是发生光氧化和光异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3.
邹宇  邓雪娇  李菲  殷长秦 《环境科学》2019,40(4):1634-1644
通过对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GPACS)的光化学相关污染物(O3、PAN、VOCs、NO2、NO)以及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分析2010~2016年期间发生在广州地区一次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结果表明,该光化学污染过程期间,O3和PAN总体体积分数比较高,最大O3小时体积分数为140.6×10-9,而最大PAN小时体积分数为4.7×10-9.NO整体体积分数较低,对O3的化学滴定和PAN的去除影响较小.NO2整体体积分数较高、辐射较强和风速较低则有利于O3和PAN的形成和积累.PAN和O3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R2=0.55),而形成PAN和O3前体物VOCs物种不完全相同影响着它们的线性关系,在生成PAN的VOCs物种中,乙烯、丙烷、异戊二烯和甲苯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对臭氧生成潜势较大的物种有异戊二烯、1,3,5-三甲苯、丙烯、间,对-二甲苯以及甲苯.对PA自由基体积分数进行估算,发现它的日均值体积分数在0.11×10-12~0.16×10-12范围变化,远高于其它地区,表明此次发生的光化学反应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方法(EPR)发现道路沥青中含有大量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说明道路沥青可能是道路源大气颗粒物中EPFRs的重要来源途径.因此,进一步通过溶剂萃取从沥青中分离出不同极性组分,研究不同沥青组分中EPFRs的含量和种类分布特征,并且在这基础上探究道路沥青在光化学作用下二次生成EPFRs的潜能和特征.结果表明:沥青中含有的EPFRs类型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自由基和以氧原子为中心的自由基混合存在(g=2.0032~2.0038),主要可能是芳烃类自由基和半醌自由基.沥青中EPFRs主要存在于不可萃取组分和二氯甲烷可萃取组分中,推测沥青大多数的EPFRs可能源于沥青中的大分子芳香化合物和酚类组分.沥青在模拟太阳光照射后,可生成10%~20%的二次EPFRs,并且发现新生成的主要是以g因子较大的氧原子为中心的EPFRs.  相似文献   
165.
Data from an ozone episode (2–5 June, 1998) in the Milan metropolitan area were used for an application of two photochemical grid models: UAM-V and CALGRID. To assure a fair comparison, the models were run on the same domain and grid size, with same source emission inputs, CALMET diagnostic meteorology, and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aken from air quality data and literature values. Hourly emissions were derived from the AutoOil-II programme inventory except for on-road mobile source emissions; a new traffic emission inventory, based on both COPERT II methodology and road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NOx and O3 concentr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local network monitoring data.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models predict the highest ozone values along the north-east direction and are able to reproduce the ozone daytime trend though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 two models on ozone spatial distribution. Average normalised bias for both models is about 50%, peak daily ozone concentrations are underestimated, with simulated peak shapes broader than the observed ones and a temporal shift between the two models. Night-time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pollutants were not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due to an incorrect parameterisation of vertical turbulence calling for further work.  相似文献   
166.
An adaptation procedure of a new emission inventory of theGreater Athens Area is attempted, based on a sensitivity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VOC emissions. Throughthis procedure the impact that a more detailed treatment ofthe VOCs emissions might have on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simulations, is examined. For this analysis three differentchemical mechanisms were applied for two differentlocations (urban and city plume) with different VOC andNOx mixtur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is studyrecommends new carbon fractions, reflecting the localconditions in Athens basin.  相似文献   
167.
光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污水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中的物理、生物方法不能满足水处理的需要。将光催化氧化法应用于气相和水相中一些难降解污染物的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的设计和对降解条件的优化是提高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高稳定性、耐腐蚀、无毒的特点,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有机污染物能被彻底无机化,因而这是一种洁净的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为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8.
研究了利用光催化-臭氧协同处理微污染水体,分别考察了单一作用和协同作用、不同降解时间、pH值以及不同负载方式下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69.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亚甲基蓝在硫化镉上的暗吸附反应,并作Langmuir拟合和Freundlich拟合计算其吸附速率常数。通过实验证明硫化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低光强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改变光催化反应温度,计算表观活化能Ea为19.13kJ/mol,证明温度对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0.
大型喷漆车间采用集中分体式多台小功率抽、排风机,以水为吸收液,冲击式过滤吸收净化废气,并设置完善的废水处理循环系统,使车间内有机废气浓度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