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10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咸淡水地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地下水系统控制与作物种植系统相结合,建立以浅层地下水投入效益为目标,在水土资源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咸淡水地区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被用于确定河北省南皮县几个典型年份(1985,1990,1995,2000)种植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湿式喷播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湿式喷播技术的原理和植被建植方法,对示范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余洋 《环境科技》2007,20(1):48-50
使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站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并利用其从全局出发辅助环境管理决策.目前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来进行开发,它的使用标志着一个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程度,因此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MIS理论上应和监测站一同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长沙县百倍冲水库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利用库内长期荒芜的大片消落区种植黑麦草;荒山堤坝上种植扁穗牛鞭草、岸杂一号狗牙根、皇草、幼林间种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叶等饲草配套养鱼和防止水土流失、防淤减积试验获得成功。库内鲜鱼产量由种草前常年1000kg提高到7000~8000kg,泥砂淤积量每年减少0.516×104m3,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公路的环境美学与景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路建设作为人类实践创造活动之一,它为人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交通便捷与安全的享受,而且还应有视觉上的娱悦和满足。一条公路,可以吸引人们的视觉,也可以使人们熟视无睹。这取决于公路在周围风景中的实际布局及详细设计和维护保养的程度。和谐、连贯、稳定等公路景观评价和设计中常常使用的概念。公路对景观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符合美学原则的减轻措施是公路景观恢复的有效手段。一条精心设计的公路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应该充分利用地形和景色,包括一些当地最好的代表植物,使其融入自然。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凭籍自己独到的设计和上乘的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旅游观赏景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小割集方法是评价网络系统可靠性和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最小割集理论在城市复杂给水网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建立了城市给水网系统的故障风险计算评价决策模型,并通过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相关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最小割集方法的城市供水管网故障风险评价决策技术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事故多为多种原因综合造成且具有不确定性。判别各因素对于引发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引入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具有处理不精确、不确定与不完全数据的优势,是一种先进的并处于不断发展的不确定性分析和推理方法。笔者提出路段上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该路段事故多发点的统计数据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决策表,再利用粗糙集模型的简约算法求出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判断各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决策提供依据。以算例说明模型和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的生成环境、活动与破坏特征及震源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鹤岗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人为采掘因素和区内构造应力场的双重作用。在特定的构造物理条件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矿使井下断裂构造从稳定状态逐渐活动或蠕动,致使局部活化。矿震具有震源浅、对地表破坏强的特点。震源机制表现出断层的运动方式有走滑断层,也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相似文献   
20.
A 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approach to water manage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management of river basins is complex especially when decisions about environmental flows ar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o those concerning urban and 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The solution to these complex decision problems requires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that are formulated to take into account conflicting objectives. Many optimization models exist for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but there is a knowledge gap in linking bio-economic objectives with the optimum use of all water resources under conflicting demands.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network of nodes comprising storages, canals, river reaches and irrigation districts under environmental flow constraints is challenging. Minimization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quires 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y involved with climate,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markets. Markets and economic criteria determine what crops farmers would like to grow with subsequent effect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Due to conflicts between multiple goal requirements and the competing water demands of different sectors,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production targets under physical, biologic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his approach is described by analyzing the conflicts that may arise between profitability, variable costs of production and pumping of groundwater for a hypothetical irrigation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