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205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3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热态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和穿流式筛板吸收塔进行了规模为1000m3/h烟气脱硫热态试验。结果表明,当吸收液为浓度01M的Fe2++Mn2+水溶液,烟气风量在818~1418m3/h,液气比为1L/m3,SO2入口浓度在787~7821PPm范围内脱硫率可达49~69%。穿流式筛板塔具有处理能力大、阻力小、不易堵塞、结构简单、传质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2.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和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方面综合评价烟气脱硫技术,使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更科学。以五种典型烟气脱硫技术为评价对象,应用该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石灰石-石膏法较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由于能源化石类燃料中均包含不同含量的硫化物,随着人类对这些能源的不断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利用五羰基铁(Fe(CO)5)分解条件温和可控,产物无杂质,分解后的Fe0可以与硫原子原位键合等特点。文章尝试采用Fe(CO)5作为脱硫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脱除正辛硫醇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强(101~5 067 kPa)、Fe(CO)5加入量(50~250μL)、时间(1~6 h)和温度(0~180℃)的不同,Fe(CO)5脱硫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到最佳脱硫条件及最高脱除效率:常压、Fe(CO)5加入量200μL(1.4 mmol)、t=2h和T=140℃时,达到最高硫容3 450 mg/L。分别采用IR、XPS手段对脱硫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IR结果表明:在1 084 cm-1处为硫氧峰,在797 cm-1归属为铁氧峰。XPS结果表明:167.8 eV处可能为S4+,711.6 eV处可能为Fe3+。因此,正辛硫醇脱除的可能机理为巯基断裂,并在空气中与氧结合,最终形成S4+,而Fe(CO)5的Fe经过脱硫之后,在空气中不稳定,最终被氧化成Fe3+。  相似文献   
94.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废水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悬浮物与COD较难去除,采用在中和池添加助凝剂与曝气池添加氧化剂的方法,可在沿用石灰石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前提下达到对电石渣法脱硫废水的良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
在内径200mm,高度1100mm的喷淋塔内,采用Na2CO3作为吸收剂进行SO2吸收实验,重点研究了液气比(L/G)、空塔气速、进口SO2质量浓度、吸收液pH及初始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该系统适宜操作条件:吸收液pH值在6.5~7.5之间,液气比在1~1.5之间,吸收液初始浓度5%,空塔气速1.6m/s,在此条件下,进口SO2质量浓度在3000mg/m3以内,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6.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运行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挂膜25 d后,生物滴滤塔达到稳定,喷淋液pH值为2.23,ORP值为283 mV,溶解氧为0.4 mg/L,对溶液中硫离子氧化效率达到94%。滴滤塔在液气比0.15,空塔气速0.088 m/s,pH值5.0~7.0,填料高度为82 cm,塔温为25~30℃左右时,达到较优的运行条件,此时该滴滤塔对以CO、CO2、H2和1 940 mg/m3H2S组成的模拟水煤气的脱硫效率达91.2%。  相似文献   
97.
通过湿法烟气脱硫副产硫酸铵生产工艺中的循环母液混凝试验,讨论母液的沉降性能,初步探讨母液被循环浓缩的程度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燃煤电厂排放细颗粒物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综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段雷  马子轸  李振  蒋靖坤  叶芝祥 《环境科学》2015,36(3):1117-1122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燃煤电厂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对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总量减排目标,燃煤电厂大规模安装烟气脱硫和脱硝设施,这虽然减少了气态污染物转化生成的二次PM2.5,但另一方面也会对烟气中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产生影响,有可能增加一次PM2.5的排放.本文综述了燃煤电厂排放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重点介绍了脱硫和脱硝这两种烟气处理设施对燃煤电厂排放PM2.5的影响原理及相关研究结果,特别是对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如SO2-4、Ca2+和NH+4)的影响.在目前我国PM2.5污染十分严重和燃煤电厂大量安装脱硫和脱硝装置的背景下,定量研究脱硫和脱硝对PM2.5排放特征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HPMo][OTAC]2/SiO2,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对[HPMo][OTAC]2/SiO2进行表征,考察负载量、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拟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催化剂保持了Keggin结构,[HPMo][OTAC]2/SiO2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到48.3%,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到67.2%。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运用烟塔合一等技术对现有湿法脱硫系统简化的可行性.在湿法脱硫系统中,利用冷却塔排烟气代替烟囱排烟,取消烟囱和GGH换热器,将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二为一,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设备的投资,降低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