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活性污泥系统中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和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各自的酶活性密切相关。细菌对有机质进行分解,而原生动物对污水及细菌进行澄清,活性污泥酶活性高则出水水质较好。污水中毒性物质(如重金属)对活性污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原因是重金属离子能和酶中的巯基(—SH)结合。  相似文献   
22.
锐劲特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原生动物群落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以单种生物为受试对象的毒性试验相比 ,群落级生物毒性试验更接近自然环境 ,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淡水中原生动物群落为试验对象对锐劲特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锐劲特、高效氯氰菊酯对原生动物群落的48h LC50 分别为35.83mg·L-1,1.92mg·L-1.锐劲特 高效氯氰菊酯联合毒性测定是以等毒性比混配 (配比为18.6∶1)进行的 ,其48h联合毒性相加指数AI为-0.08,两者表现为弱的拮抗作用 .在低剂量锐劲特和高效氯氰菊酯的联合作用下 ,原生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发生变化 ,食藻类和食肉类原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将减少 ,而食菌和碎屑类原生动物将成为相对优势种类 .  相似文献   
23.
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PFU法采集的淡水原生动物群落为试验对象 ,对锐劲特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锐劲特对原生动物群落的 48h LC50 为 35 83mg·l- 1 ;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和功能参数随加入锐劲特的量而变化 ;在种类组成上 ,虽然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的种类均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大而下降 ,但是其减少的程度各不相同 ,纤毛虫所受损伤最大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功能类群发生显著变化 ,光合作用自养者和食藻者原生动物的物种逐渐消失 ,而一些食菌 碎屑类原生动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随着锐劲特浓度的增加 ,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4.
应用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对位于广东省韶关的凡口铅锌尾矿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处理系统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群集过程的特征,并结合水质的理化参数对该处理系统的效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处理系统中,以动物性鞭毛虫和腐生性纤毛虫为原生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采样点距排污口的距离延长,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数和密度明显增加;群落多样性指数也随之上升.通过对原生动物群落组成与污染物浓度的统计学处理,显示出群落的种类数与各污染物的浓度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各采样点PFU原生动物群落群集过程也可以反映出各样点环境间的差异.各采样点数据间的差异说明由于该处理系统中香蒲植物的作用,使得废水中大量的颗粒性悬浮物得到沉降,重金属浓度也明显降低,从而促进了原生动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Hg2+、Cd2+、Pb2+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污水效能的影响。通过对出水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测定反映Hg2+、Cd2+、Pb2+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转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第4 d,Hg2+(0.3、0.4、0.5和0.6 mg/L),Cd2+(15、20、25和30 mg/L)和Pb2+(300、400、600和800 mg/L)各实验组出水的COD、SVI等均有显著影响。在实验中得出,对COD影响最为明显的为浓度600 mg/L和800 mg/L Pb2+实验组,在第4 d时,出水的COD去除率已经为零。锐利楯纤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点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杯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锐利楯纤虫对Pb2+和Cd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点钟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小口钟虫对Pb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