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504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Abstract:  The "botanist effect" is thought to be the reason for highe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 areas where botanist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present as an artefactual consequence of a more thorough sampling. We examined whether this was the case for U.S. counties. We colla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human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area of U.S. counties. Controlling for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county area,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creased with human population size and density in counties with and without universities and/or botanical garden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ubset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a broad-sca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human population presence, which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by inhabitants of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s. Combined with the many reports of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at a local scale,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plant species richness in U.S. counties and human population presence stresses the need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eminatural areas in urbanized ecosystems and for the containment of urban and suburban sprawl.  相似文献   
132.
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理化性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3.
关于肥满度指数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肥满度指数,也称身体状况指数,广泛应用于各个动物类群和生态学、生理、生化、遗传学以及养殖业.至今已有多种肥满度指数提出,从计算公式结构上,肥满度指数可以划分为比值法和残差法两大类.通过对各种肥满度指数的分析,Le Cren相对状态指数Kn、log10(体重)与log10(身体大小指数)线性回归的(标准化)残差这两种肥满度指数系统误差相对较小.实际应用中最好根据所考察的问题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性别的个体的肥满度指数来分析肥满度指数.由于定义的模糊性及其前提假设缺乏广泛验证,因此,肥满度指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考察其前提假设是否满足.参33  相似文献   
134.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7和0.931;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01和0.9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5.
中国珍稀格氏栲林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运用伽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韦布(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等4种概率分布模型对格氏栲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物种-多度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并用多种物种多样性指标测定格氏栲林各层次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格氏栲林群落各层次物种-多度关系均符合伽玛分布,即伽玛分布模型应用于格氏栲林物种-多度分布研究是理想的;格氏栲林物种多样性指标介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之间,表5参20。  相似文献   
136.
中国东部季风区末次冰期以来古气候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东部季风区现代青土样品孢粉组合与气候因子间的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孢粉组合与一月,七月气温和年降水量的转换函数,进而建立了本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气候数据库,模拟末次冰期盛冰期,消冰期,全新世前北方期-北方期,大西洋期,亚北方期等五个古气候期的冬季和夏季温度场,降水场。  相似文献   
137.
量化风险评估(QRA)在海上生产设施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在胜利海区实施的量化风险评估工作,对量化风险评估在海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8.
阿拉善高原生态环境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阿拉善高原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该区域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演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绿洲退化、水量减少与水质恶化等与生态环境退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不同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内容,以期为阿拉善高原乃至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为研究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NAD)工艺在浸没式生物滤池反应器(SBAF)内的运行特性,同时接种亚硝化污泥和富集ANAMMOX的填料启动SNAD反应器.结果表明在60 mg·L~(-1)有机物浓度下,自养脱氮和反硝化实现较好的耦合,并在该浓度下稳定运行了67 d,其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2.0%,COD去除率最高达82.9%,最高总氮去除负荷为2.3 kg·(m~3·d)~(-1).与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相比,SNAD工艺的平均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2.6%.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系统启动后AOB菌的丰度有所增长,ANAMMOX菌的丰度增长了1个数量级,而NOB菌和反硝化菌的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小于10~7 copies·g~(-1)),表明以火山岩为填料的浸没式生物滤池反应器有利于ANAMMOX和AOB的协同生长,可快速实现SAND工艺的启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为装备可靠性工程实施过程探索一种量化评估方法,改变现有可靠性工作要求不能通过量化评估直观反映装备可靠性工程完成情况的现状。方法 首先对装备可靠性工程中的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使用可靠性评估四个方面内容如何实施量化评估开展研究,解决评估工作的主要问题;其次明确评估基本要求,制定量化评估工作流程;最后以典型装备为评估对象,采用上述评估方法和流程为其开展可靠性工程实施过程量化评估工作。结果 通过本次量化评估,反映出该装备在可靠性工程实施过程较为完整和规范,同时也发现该装备可靠性工程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工作项目。结论 通过对典型装备可靠性工程实施过程开展量化评估工作,可更直观地反映该装备可靠性工程实施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升型号装备整体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以点带面,也可为同类型装备的可靠性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