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81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49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酚类化合物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性能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对8种酚类化合物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Langmuir和Fieundlish等温吸附方程对其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8种代酚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3-甲基酚>4-甲氧基酚>4-氯酚>2,4-二氯酚>3-硝基酚>4-硝基酚>2-氯酚>苯酚.对8种酚类化合物Langmuir和Fr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常数和18个量子化学参数采用PLS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以Frendlich方程参数lnκ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有机酚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性能主要与有机酚分子的疏水性和极性有关.而且该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说明利用PLS进行回归处理得到的模型较为合理、能有效地预测有机酚类化合物在矿化垃圾中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演替和植被演替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矿区复合生态系统涵义的基础上,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探讨了大型露天矿区复合生态系统演替与原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即露天矿区复合生态系统演替极大地受着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的控制,在演替过程中土壤演替与植被演替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了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同时,还阐述了进行矿区生态重建的两大关键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群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含氯有机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缺氧环境下对含氯有机化合物的非生物转化是自然界自我调控的过程之一 ,而广泛存在于这一环境中的铁硫化物矿物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反应机理角度回顾了铁硫化物矿物作为有机氯污染物主体还原剂的研究现状 ,并对进一步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研究重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土壤硫释放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度、土壤含水率、胱氨酸添加量和土壤pH值作为土壤释放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土壤硫释速率的关系,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实验结果建模,并用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壤硫释放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网络模型对学习过的样本有较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2%以下,对未学生过的样本,误差为10%左右,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土壤硫释放预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以不加抑制剂的尿素作为对照,对比研究DMPP及它的同分异构体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作为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具有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在培养期间,施加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一周后始终低于对照,铵态氮的含量一用后始终高于对照.但在培养试验中后期(三周以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硝化抑制效果劣于DMPP.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能否作为新型硝化抑制剂,还要对它的生理、生态效应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Residual ammonium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mainstream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N/A),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mainstream PN/A wa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with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residual ammonium. PN/A deteriorated as the residual ammonium decreased to below 5 mg/L, and this was paralleled by a significant loss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and an increasing nitrite oxidation rate.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ow-ammonium condition directly decreased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via two distinct mechanisms. First, anammox bacteria were located in the inner layer of the granular sludge, and thus were disadvantageous when competing for ammonium with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 (AOB) in the outer layer. Second, the 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 (comammox) was enriched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because of its high ammonium affinity. Both AOB and comammox presented kinetic advantages over anammox bacteria. At high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 were effectively suppressed, even when their maximum activity was high due to competition for nitrite with anammox bacteria.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s, the decrease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led to an increase in nitrite availability for nitrite oxidation, facilitating the activation of NOB despite the dissolved oxygen limitation (0.15–0.35 mg/L) for NOB persisting throughout the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deterioration of mainstream PN/A at low residual ammonium was primarily triggered by a decline in anammox activity in situ. This study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mainstream PN/A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来自固定铵的佐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黔地区(遵义、大庸)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部分样品进行了Au、Ag、PGE、固定铵的分析,综合前人的资料进行了数据的对比和讨论,首次应用其中的固定铵来讨论了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在亚铵黑液中生长的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sp.No.1)经耐毒驯化后,可接种于酸析脱木素和汽提脱毒后的亚铵黑液中,在非无菌操作条件下连续发酵生产酵母菌体,该菌生产迅速,连续培养衡释率达0.26h^-1,总糖的酵母得率为0.48g/g(TS),COD去除23%,菌体易絮凝,可自然沉降分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防护层天然材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用石灰和粉煤灰对常用的粘土 +蒙脱土的衬里进行改性。对石灰配比为 0 %、0 4 %、1%、2 %、6 %、10 %的6种复合衬里、“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衬里 ,以及粉煤灰比例为 15 % ,2 5 % ,35 % ,5 0 %的 4种复合衬里 ,从渗透系数、衰减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系列测试 ,得出了石灰配比为 10 %的复合土Ⅰ衬里和“三明治”结构复合土衬里性能良好、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免烧免蒸粉煤灰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卓仁 《环境工程》1995,13(2):57-60
本文讨论了免烧免蒸粉煤灰砖的生产原理,制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复合外加剂能够成功地生产出免烧免蒸粉煤从砖,且产品质量达到红砖100号的标准。文中还分析了生产粉煤灰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